玉器、青铜器和瓷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经历了几千年的兴衰演变,中国人至今仍有爱玉的风尚,这种信念和喜爱除了源于玉的美感之外,更多的是来自于传统文化。
在传统概念中玉就是美丽的石头,刘斌引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了前人对玉的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的内涵:“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玉器在中国有着八千年以上不间断的历史,经历了从装饰到礼器,从道德人格化再到世俗的过程。因此,探究几千年的玉器的历史,可以说是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刘斌,198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至今一直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工作,现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良渚工作站站长。他曾主持发掘了浙江海宁荷叶地、海宁佘墩庙、余杭汇观山等许多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2006-2007年主持良渚遗址的钻探调查,发现了良渚古城。主要著作有《南河滨─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浙江卷》及《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纵论》。
当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玉器距今约8000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玉蚷。“至距今6000年左右,玉蚷这一具有观念形态的代表性的玉器逐渐失去其唯一性的地位,取而代之的首先是玉璜(见图一),继而生成了玉镯、玉钺等许多新的玉器种类。玉璜是贵族女性的象征物,男性的墓葬是没有出土的。”刘斌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解说。
其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进入到中期后,也就是距今5000年左右,各个文化圈的内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与统一,这时期的信仰慢慢形成各自独立的内向的倾向,玉器等代表观念和权力的器物走向系统化和礼制化,而信仰的形式从原来的抽象化形体概念发展成较具象的偶像概念;从原来的自然与动物的崇拜走向人性化或人格化的神的崇拜。
人格化的玉
如前文所言,玉在汉字中是美好的象征,而在历史典籍中,关于用玉和玉的理念的记载,主要见于春秋战国时代。《礼记玉藻》中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诗经》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周礼》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虎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春秋战国时代,崇玉之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完璧归赵”及“随珠弹雀”的典故传诵千古,“和氏之璧”与“随侯之珠”等玉器被奉为天下之至宝,引起诸侯之间的纷争,以致于墨子、韩非子等许多思想家立说批评这重玉之风。
神化的玉
秦汉以至南北朝,进一步发展了自上古以来的灵物观念,以玉敛尸的风俗,可谓空前绝后。刘斌指出,《周礼》中即有「疏璧、琮以敛尸」的记载。春秋战国时代,一般只见有玉覆面和玉含,而汉代则发展为以金、银或铜线穿缀的包裹整个身体的玉衣。东晋《抱朴子》中说“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普通人一般只在口中或手中放玉,《后汉书礼仪下》称为“饭含珠玉”。
从汉代玉器的演变来看,自汉武帝之后,用玉制度日趋完备,而装饰玉趋于简化。“所谓用玉制度的完备,是指葬玉制度而言,汉代盛行厚葬风气,从皇室贵族到官僚豪强,无不重视丧事。葬玉制度中,最重要的是玉衣的使用。”刘斌继续讲述:“玉衣又称玉柙,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所使用的殓服。《后汉书礼仪志下》载:‘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东汉时期,铜缕玉衣的使用较普遍,除王侯家族成员外,高级官僚、贵族也有使用,汉代皇帝还常常赏赐玉衣给朝廷重臣。
曹魏时期提倡薄葬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病逝于洛阳,并葬于高陵。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该墓平面为甲字体,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墓虽多次被盗,但仍幸存一些重要陪葬品,考古人员出土了器物二百多件,包括金、银、玉等多种质地;器内有铜带恥、铁甲、铁剑、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龟、石璧、石枕、刻名石牌等。
曹操反对厚葬,早在建安十年就下令“民不得复私雠,禁厚葬,皆一之于法。”魏文帝曹丕亦认为天下动荡不安,“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祸皆起于“厚葬封树”,于黄初三年作终制曰“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废除了以玉衣为葬的制度。刘斌阐析:“从考古发掘来看,迄今尚未发现东汉以后的玉衣。曹魏时期的墓葬中,玉器出土很少,可见在曹操父子积极推行薄葬措施的影响下,两汉四百余年来形成的葬玉制度逐渐衰落以至最终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