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以下简称“记”):今天和您谈收藏,感觉是找到专家了,因为您不做市场。这两年的艺术品拍卖场场火爆,价格飞涨,以您看,是理性投资还是已经出现了泡沫?
雷从云(以下简称“雷”):总的看市场的发展是真实的,但是问题也不少。 记:现在艺术品的风头盖过了股票和楼市,为什么收藏市场这么热? 雷:主要是经济发展,民间收藏者大批涌入。特别是这几年股票风险出来了,房地产受调控影响,大家意识到古玩这个行业,只要东西是真的,品相还好,如果还具备一些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仅能保值,增值空间也很大。现在很多老百姓和民营企业的老板把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取向。 记:我前年看到一家企业6000多万拍下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页》,这个价已创下中国书画的最高价,还有增值空间吗? 雷:怎么没有?陆俨少的价值被再发现了。很长时间,我国艺术品的价值一直徘徊在低谷,与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是极不相符的。去年,在伦敦拍出一件中国元代青花瓷瓶《鬼谷下山》,超过2亿元人民币。这当然不是一般的玩家。但是也有老百姓几百元几千元买来的东西,价值被再发现,一转手就卖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 记:有没有这方面的例子? 雷:我一个院子的邻居,10年前在北京潘家园摆地摊,一天我下班回来,他拦住我问:你懂古玩吗?我说知道一些。他说你来看看我这两样东西怎么样?我一看,是清乾隆年的一对梅瓶,青花釉里红。他说,是今天一个老乡送来,他200元买下的。我看那东西很好,确实是清代的官窑瓷器,真品。我说,你发财了。他问值多少钱,我说,最高价120万,少了60万你不要卖啊。第三天他告诉我,60万元卖掉了(笑)。 记:在收藏界,这种事情毕竟很少。 雷:但每年都有,所以我说是潘家园神话。当然潘家园假货太多,有人叫“捡漏”,有的叫淘宝,或者叫再发现。问题在于你要有眼力,要有机遇,还要有一定的资金,所谓七分眼力,两分运气,一分财力,这几条缺一不可。还有一类是家传的,如央视的《鉴宝》。去年我去兰州鉴定,一对夫妻抱来一块6公斤的墨绿色石头,说这石头是他父亲20多年前在新疆工作时“捡”来的,拿来当枕头。我看了,是新疆碧玉,成色、透明度都非常高,成型很好,由于对新疆玉石开采程度大,现在这么大的碧玉已经找不到了。他们关心这块玉值多少钱,我说,按国际市场的价格,可以卖到30万元。如果加工出成型的作品,市场价值在300万左右。 记:我也看了央视的《鉴宝》节目,开始问多少钱买的,最后说现在能卖多少钱,专家估价喜欢往高处说,给人感觉像托儿。 雷:现在的拍卖,成交价比估价甚至高几倍的事情经常出现,你看哪次拍卖会都是座无虚席,企业家成了拍卖会的主体,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目前国内的大买家主要是浙江、江苏和山东的,他们动不动就花几百万买一件东西或一批东西。不止在国内,现在这些人已经走向国外,他们到伦敦、纽约最好的拍场上去买东西,非常活跃。我给你一个数字:2003年纽约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13%的中国艺术品被内地的买家拍走,2005年的纽约佳士得秋拍,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25%,两年翻了一番。 记:这个市场最活跃的是些什么人? 雷: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家,还有IT富豪、演艺界名流。 记:有没有国内收藏市场交易量的数字? 雷:报道上讲,去年通过拍卖的成交额突破100亿。还有私下交易,包括各地“潘家园”的,有人估计也有100亿。 记:我记得前几年这个数字是很低的。 雷:对。2003年,国内艺术品的拍卖成交25亿,2004年是57亿,去年100亿,这几年是年年翻番。 记:您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的常务理事长,有收藏者或投资者的数字吗? 雷:我们没法统计这个数字。有人估计,国内的收藏队伍有7000万人,还有说9000万人的。现在是全民收藏,人们物质生活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比如居民住房扩大了,有空间放置艺术品。还有,中产阶层起来了,开始进入文物古玩市场,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这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投资观念。这几年还出现画廊、艺术品网站和私人博物馆。我们现在已经是“十墓九空”了,那些东西哪去了?少量进入文管部门,多数流入市场,通过各种渠道进了百姓家。现在城市贫民也在收藏,连中学生也加入进来,如收藏邮票、钱币。 记:是高收益率吸引大家进入这个市场? 雷:经济收益肯定是最根本的因素。 记:这个市场平均的年收益率是多少? 雷:这个不好说(笑)。 记:比如我们拿10年做一个周期,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文物价格的增长幅度是多少? 雷:大体是1倍~10倍。有的甚至几十倍。 记:有那么高吗? 雷:美国有个最近10年各行业的投资年回报率,房地产不到5%、股票17%、收藏品24%,收藏品是最高的。 记:这个行业有意思,一--收藏不是"钱场"-- 收藏是有风险的,不能再忽悠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