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玉水银沁?清•徐秦基撰《玉谱类编》中说:“黑者为水银沁。古者殓用玉,以水银在尸腹内,遇玉即凝,故用玉塞之。水银随地皆生,故非葬玉而亦有水银沁。”另外,清•刘大同在《古玉辩》中也著说:“殉葬之水银,有大坑、小坑之别。大坑水银所沁者,即成黑漆古矣。”由此,坊间玩玉人常将古玉沁色中的黑色,俗称之为“黑漆古”。 现代“玉”学泰斗——杨伯达先生,在所著《传世古玉辨伪的科学方法》一文中说:“黑沁,古人称为水银沁。因水银既不能附着玉表,更不能深入玉肌,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迄今笔者所见唯一一件黑沁玉器,是黑龙江省出土的金代玉鱼藻。其黑沁密封表层不露青玉原色。经反复观察,从鱼尾尖部磨损处隐约可见已露出的原玉色,可以确认青玉鱼藻上的黑色是在墓中产生的沁色,即黑漆古。”由此不难看出,现在学界对水银沁与古人的看法是相悖的,普遍认为没有水银沁一说。
那么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古人为什么要把古玉黑沁称之为水银沁,又为什么把战国、两汉、唐时期的古铜镜上那种表面呈白亮状态的,也称其为“水银沁”或“水银古”。现代科学考古在大量模拟试验基础上,已经把铜镜的白亮表面这种“水银沁”,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是古人用“玄锡” 在铜镜的表面处理工艺所为。“玄锡”就是磨镜药——由汞、锡及含有Ca、K、A1、S等元素的多种材料组成的混合粉剂。由于磨镜药的作用,使镜表面产生了富锡层。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和反光性能,其抗氧化变色及耐腐蚀性能也十分优良,经历千百年的埋藏或暴露于大气中,仍然光可鉴人,未遭锈蚀。由此不难发现器物入土色变后的状态,似乎不是古人认识“水银沁”的本质条件,而有可能是古人已经意识到水银接触不同物质后的反应特性,才下此结论。 金属汞,我国俗名叫水银。如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其状如水、似银,故名水银。”《广黄帝本行记》记载:“带遂炼九鼎之丹服之,以丹法传于玄子,重盟而付之。”这里所说的“丹”,便是硫化汞,也是红色印泥的主要染色材料。硫化汞常见为黑色固体,黑色硫化汞加热升华后,能转化为红色的硫化汞,再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就成了水银。可见我国早在公元前2500年便认识硫化汞了。《史记•秦始皇本纪》有“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的记载,其实根据我国古文献记载:在秦始皇死以前,一些王侯在墓葬中也早已使用了灌输水银。例如齐桓公葬在今山东临淄县,其墓中倾水银为池。这就是说,我国在公元前6世纪或更早,提炼大量水银的技术在当时已经非常成熟。在大自然中,汞有时以少量的游离态存在,而更多的是以硫化汞固体的形式存在。硫化汞俗称辰砂、朱砂。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如再加热便又变为红色硫化汞。由此可知我国古代的炼丹家们,早已知晓硫化汞加热成水银,再把水银还原成丹砂的化学反应是可逆性的全过程,可谓对汞认识与运用的程度已经非常的高。湖南长沙市郊马王堆汉代古墓中,尸体的半身是泡在带红色的水里。据分析,这水中的红色物质便含有硫化汞。那么古玉黑沁如果是水银沁的话,似乎只有与发黑色的硫化汞有关。可硫化汞是固体的,又怎么和古玉相沁而成黑色沁斑的呢?下面我们不妨看看几例出土玉器的表面状况来进行分析。 南阳桐柏县月河M1墓是春秋晚期大墓。主墓室由外椁、内椁、外棺、内棺四部分组成。外椁有近50cm厚的青膏泥密封。内棺里外都髹黑漆,板间榫卯结构,顶板与底板上都铺有朱砂,底板上朱砂足有2cm厚。主墓室出土玉器最多,分生产生活、礼仪、装饰、象生四种类型,近40种形制,计700多单件;北器物室也出土了少量玉器,有青膏泥密封,但没有朱砂铺垫。主墓室出土的大小玉器中,具有黑色沁染的玉器占很大的数量,且具有贴近身躯的玉佩饰易被黑沁染的特征。图1-7为该墓部分出土的黑沁玉器。而北器物室出土的玉器却少见黑色沁染。细分析这些黑色沁染玉器,都具有沁染面大,块状或者索条状以及细牛毛纹弥散状,由外缘向内沁染的特征。由主墓室和北器物室有无朱砂铺垫分析,黑色沁染玉器的上述特征,似乎与水银的黏度小、流动性大,汞珠易碎无孔不入,一滴汞珠入地,汞化面大的特性相似。但这是否能支持朱砂(硫化汞)便是黑沁的直接原因?我们知道朱砂是固体硫化汞,不溶解于水,现实中与玉器相沁产生的表面附着样朱砂沁是红色的,与黑沁不是一回事情。要使朱砂变成水银,只有把朱砂加热,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蒸发了,才能使朱砂还原成金属汞。很显然,墓葬里不具备加热条件,也就不能使朱砂成为水银。那么只有倾水银为池才能在墓室里存在汞。至于要使汞化面变黑,只要有硫化过程就可以。在现代工厂中,如果不慎将盛汞的罐打翻了,立即会洒上硫磺粉,使汞变成硫化汞,防止汞蒸发到空气中,避免人吸入中毒。而被汞污染的地面经过硫化后,也会马上出现一扩散面很大的黑迹。所以墓葬含硫浓度越大,汞化面变黑的时间就越短。 地--解开古玉水银沁的奥秘!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