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艺术品的急剧升温,中国玉器的价格也节节攀升。但是,在繁荣的玉器市场的另一面,也相应出现了诸多值得关注的非理性现象。
清帝玉价离谱 近年玉器市场的节节上升,很大部分是由清代帝王玉拉动的。据统计,2004年全球中国工艺品(瓷器除外)拍卖十大排行榜,玉器有3件,分别排列第三、五、十名,均为清玉器。其中清乾隆和田白玉活环双龙耳万寿纹碗由香港佳士得推出,成交价达1932.775万港元。 2004年清帝玉价一路高涨的势头继续影响到2005年。2005年春拍中国工艺品(瓷器除外)前十大排行榜,清帝玉器也有3件。近两年玉器市场的“明星”可以说当之无愧的是清代帝王玉。这是中国玉文化被世人重新认识的一个重要信号,也是中国玉器价值被重新发掘的一个重要表现,预示着玉器广阔的市场与价格空间。 但事物总是有正反两面。在清代帝王玉价格冲天的同时,我们不免有些忧虑。这些玉器都是清代帝王用玉,都在香港拍卖成交,多少反映出大中华地区玉器市场与藏家的不成熟,对中国深厚的玉文化缺乏精深的了解。清代帝王用玉仅是中国帝王用玉的落日余辉,艺术品位与文化内涵均不高,品种也单调,有的玉器虽有帝王款,也不能完全确定是皇帝用过的,即使用过,与中国历史大事关系也不大,无论从哪个角度论理,不能代表中国玉器的真实价值。所以,我们认为,清帝玉价已经虚高,有点离谱,价格不能真正反映玉器的价值。当然,清代帝王玉价格的高涨,与眼下时兴的文艺作品的“帝王热”以及官窑瓷器的暴涨也有关。 中国古玉在国内拍卖市场遭冷遇 国内玉器拍卖市场现在流行“古的不如旧的,旧的不如新的,新的不如仿的”,虽不能完全反映中国玉器拍卖市场的真实情况,确也道出了部分实情。这是完全本末倒置的。在玉器市场,一件汉代玉璧价格可能还不如一件新做的玉璧。有的人还说,古玉不一定是和田玉,新玉是和田玉,光是玉料就很值钱,因而还是买新的好。更有人说高古玉是“高危股”。照此推论,中国文化岂不是“高危文化”,何需弘扬?古玩市场也用不着开了。古玉遭冷遇的主要原因,一是古玉市场没有放开,真正好的古玉不能上市,一些假冒伪劣的玉器乘虚而入,扰乱市场;二是市场缺乏诚信,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常有之;三是缺乏权威机关与权威人士鉴定。古玉遭冷遇的直接后果,是市场冷清,一些拍卖行征集到的一些不错的古玉货源,常常无人问津,有的干脆只展不拍,或撤拍,信心不足。 相比较而言,在西方拍卖市场拍卖的中国玉器,却主要是高古玉器。在西方收藏家眼里,汉以前的高古玉,才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才是中国玉文化的化身,才是东方美的象征。所以,西方拍卖的玉器,以高古玉为主,有时拍卖一些近现代的玉器,主要也是为了吸引东方买家,满足东方市场。 玉器专家多如过江之鲫 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有市场,哪里就有专家。在玉器市场日益火热,玉器买卖日益兴隆的同时,专家队伍也日益壮大,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如此多的专家。 这些所谓的玉器专家,做的是地道的玉器专家工作,出书大多是这些专家喜欢做的工作。古玩书架上一些“短平快”的书,几乎都出自这些人的手。而作者的真实情况,我们一点也不清楚,不少书用的还是笔名。有的可能连笔名还算不上,是临时起的名字,供一次性消费使用。有了著作,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专家。这些专家第二件喜欢做的事,是坐堂会诊,或做客媒体,或在报刊写专栏,做起鉴定玉器的工作。大胆一点的专家还收徒授课,讲授玉器鉴定知识,前提是以自己收藏的玉器为标准器,甚至还乘机推销自己的藏品。更有甚者,部分专家还吹嘘自己是某某权威的高足,而人家根本不认识这个人。这些自称专家做的事,无非是以讹传讹,浑水摸鱼,从中牟利。 市场学术相搅浑 玉器买卖不是一般买卖,玉器市场也不是一般市场,需要文化作支撑,需要艺术作铺垫,需要人文去熏陶。商业人都是聪明人,从事玉器经营的商人看准了这一点,千方百计向文化靠,延请学术界人士到处捧场,或担任商业顾问。一些老学究就这样稀里糊涂被狠狠地利用了一番,或出席商业典礼,或发表讲话,或撰写吹捧文章,或惠赐墨宝。这些活动,表面上很尊重知识,尊重学者,实则是拉大旗作虎皮,为玉器行销开路。若是尊重专家意见,进行正规销售,无可非议。问题大多是正面一套,背后一套,一些有时代或质量问题的玉器,都是经过专家吹嘘认定的,进入市场后患无穷。 这是老专家被利用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确也有一些老专家自告奋勇,自投罗网的,到处在签发鉴定证书,到处在估价,到处为人觅宝,可以说是晚节不保。如果这些事情都做到位,无可挑剔,毕竟为社会发了光和热,做出了贡献。问题是开出的这些鉴定书,估的价,不是以次说好,就是以假当真,或是估出的价格背离市场,背离价值,有的还是天价。这大概只能满足一下双方的虚荣心而已,欺骗了别人也欺骗了自己。这不能怪市场了,只能怪我们的个别老专家不争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