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山下湖镇是全国著名的"珍珠之乡",从85年仅有50多个摊位的第一代简易珍珠交易场所,到现在拥有1000个摊位的第五代珍珠市场,历经十几年的发展,该镇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淡水珍珠生产及产品集散基地。2005年,山下湖镇财政收入达1.3亿元,珍珠产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就占70%,成为地道的支柱产业。 "珍珠之乡"掌握全国70%以上的原珠产量 山下湖镇全镇人口不足3万,有31个行政村,343家珍珠企业,珍珠养殖户近3000户,掌握着全国70%以上的原珠产量,人均年收入近1.6万元,但长期以来,仅仅作为原料生产商而极少涉足加工、销售环节使山下湖珍珠业饱尝苦头。据介绍,山下湖90%以上的高档珍珠是原珠出口到香港,再由香港珍珠商进行深加工后以高出原料近9倍的价格转口到国际市场。面对中间附加值带来的高额利润,近年来,山下湖人把目光瞄准了加工、销售环节,改革产业链,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区域特色经济格局。 缺乏驰名品牌是制约山下湖珍珠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山下湖镇党委书记何鸿成告诉记者:"我国淡水珍珠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但珍珠贸易总额却只占世界贸易的20%左右。"为什么产量和收益会形成如此大的差异?何鸿成说:"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淡水珍珠在世界上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 近年来,通过对一些企业的重点培育和发展,山下湖镇已经涌现出了阮仕公司、佳丽公司、山下湖珍珠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其中"千足"、"阮仕"、"佳丽"三家企业还荣获了中国名牌称号。如今的山下湖镇已从2001年的仅有一家自营出口企业发展为现在的19家,2005年出口额达1.1亿元。同时,阮仕集团、佳丽公司等企业还先后在阿联酋、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分公司,融入国际化浪潮。 珠农把触角伸向全国各地 山下湖镇位于白塔湖畔,从70年代初长乐村村民何木根在白塔湖水域育珠成功开始,发展到现在全镇在外养殖水面达35万亩,涉及8个省市,已有越来越多的山下湖人把触角伸向了全国各地。"只要有淡水养珍珠的地方,就有山下湖人。"何鸿成激动地说。 据介绍,自1998年开始,山下湖镇的一些珍珠销售大户开始涉足珍珠养殖业,并把目光投向水质优良、成本较低的市外省外地区,不断拓展珍珠养殖基地,养殖规模也由面大、量小的分散养殖向集中连片集约经营规模迈进,养殖水面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以及浙江省内的杭州、绍兴、金华等地。 "销售大户进军养殖业为提升珍珠的档次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何鸿成说,"由于销售大户了解市场行情,随行就市,能够延长珍珠养殖周期,提高珍珠产量。以前,淡水珍珠直径6毫米的已经算大蚌了,现在8毫米以上的珍珠已占到总量的一半,10毫米以上的珍珠也有批量出售,从外观上看和海水珠差不多,实现了从低档珠向高档珠发展的转变,是我们珍珠养殖的一大飞跃。" 加工园区推动珍珠产业向深加工发展 由于珍珠并不是生活必需品,要开拓市场,使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依靠深加工来提升品质。山下湖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启动建设了山下湖珍珠产品加工园,推动珍珠产业向深加工发展。 "珍珠有价更无价",据了解,珍珠的原珠是有价的,但经过深加工后的珍珠是无价的,同样规格的原珠,用传统方法加工成一条项链只值1000元,但是经过高科技技术深加工后,价格就可上升为1500到2000元。由此可见,只有通过深加工提高珍珠的品质才能带来高效益。 据介绍,山下湖珍珠产品加工园区一、二期建设面积88公顷,截至目前为止,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10083万元,在入园的38家企业投产企业中,有3家通过了ISO14001:1996认证。2005年,园区内珍珠企业的产值达61.83亿元,销售额达58.70亿元,出口额达16.98亿元。山下湖镇借助加工园区这个平台,提高了珍珠深加工技术,成为国际淡水珍珠加工中心。 此外,2005年推出的国际珠宝城建设项目经过一年的谈判,于近期签订了正式协议,初定于4月进行奠基仪式。珠宝城预计投资26亿元,建设包含1000个摊位,1200间营业房的珍珠专业市场以及珠宝玉石市场。珠宝城建成后将推进山下湖打造国际一流的珠宝产加销中心的进程。 --全国70%以上的原珠产自诸暨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