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村小伙,出身贫寒,仅有农机修理专业的中专文凭,矮小结实其貌不扬……是什么让他短短6年,将近700家水晶坊连锁店开遍全国? 贫穷逼他开始贩卖生涯缘归玉石饰品 曾勇,这个来自湖南益阳的农村孩子在考进了湖南农机学校后,毅然选择靠双手赚钱养活自己。 他看到校门外摆地摊卖玉石饰品的老头生意不错,就软磨硬泡要赊货在校园里卖。老头实在拗不过这个眼熟得发腻的男孩儿,点头答应了。矮小的个头、寒酸的穿戴,扛着装满玻璃饰品的塑料袋,曾勇就这样一间宿舍、一间宿舍地推销。没人理他,他就不停地讲、不停地讲,直到有人感兴趣地凑前看看,他又激情百倍地鼓动她们掏钱买下廉价的玉石饰品。17岁开始勤工俭学的经历让他练就了三寸不烂之舌和察言观色的推销本领。 靠着贩卖玉石饰品,曾勇艰难地维持着4年的学习生活。1996年,即将毕业。跳出农门的曾勇对这一天渴望太久了,因为他知道,国家包分配!可分配所到单位领导一句“只能挂靠户口和档案,没工作”让他从狂喜跌至绝望。愤恨的他第二天就决定回家务农。然而7月21日,一场洪水袭来,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20亩鱼塘全部放生,本以为大儿子毕业能赚钱的父母刚刚兴建的房子全部冲垮。牲畜、人全部挤在还没垮掉的大堤上。政府的救济杯水车薪,饭有上顿没下顿……看着负债累累、疲惫不堪的一家人,一时沉沦的曾勇觉醒了:“我要走出去!” 带着仅有的16元钱,曾勇出发了。出山的路都被洪水淹了,凉水刺骨,曾勇翻山涉水,终于靠逃票回到了长沙。可找份工作太难了,做过一段没底薪、没BP机的广告业务员,常常好几天吃不上饭。曾勇突然意识到:“不行!必须每天见到钱,看到钱从我手里经过,才能激发我求生的潜能!”于是,他开始了摆地摊、做推销的贩卖生涯。袜子、书、刀、廉价的相机、领带……他都卖,不过卖得最多的还是玻璃、玉石饰品。为了节约每一分钱,他一天只吃一顿饭——凉水泡馒头。他每天早出晚归,为的就是要解决温饱,让全家人吃得上饭。 不过,城里人鄙夷的目光激励了他暴富的欲望,而且一天比一天强烈。揣上连单程车票都买不起的钱,他迫不及待地出发了。上海、广东、桂林、甚至越南……他一路闯荡,一路逃票。在越南,曾勇第一次看到了玉石的广阔市场,毫不犹豫地在越南做起了贩卖玉石的生意,一干就是两年。四处闯荡、摸爬滚打,曾勇凭着丰富的玉石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意识到:中国的玉石是个潜力巨大的未被开发的市场。大众对饰品的需求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日俱增,而国内专业、规模的玉石珠宝供应商几乎还是个空白。 开店卖玉石白手起家完成原始积累 1998年,曾勇收起在越南的小生意,要回长沙开店。然而,几年来一角一分的资金积累尚不足以启动店铺,怎么办?曾勇软磨硬泡、好说歹说,终于让房东把半年一交的租金改为月交;他跑遍了玉石批发市场寻找可以赊货的批发商,却只找到了一个勉强答应的,而所赊的货全部是一些成色不好、销路不畅的次品。花200元打了一个前台柜、一个用于存货的鞋柜、一块写着“琢玉轩”的木牌,七八平方米的小店就这样在长沙的繁荣路段开张了。 长沙第一个开店卖玉石,吃了“螃蟹”的曾勇很快意识到问题来了。平民百姓根本不认识水晶玉石,甚至把它们同玻璃等同起来,生意无人问津。“要想有生意,必须改变人们的观念!”曾勇想通后,只要有人肯跨进他的店门,他就抓住一分一秒的机会不停地解释关于水晶玉石的一切。为了让人信服,他拿起玉石饰品就往玻璃柜台上滑,强于玻璃硬度的玉石刻下了一道道划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