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雕艺术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我们的先民利用玉石天然、自然的美,加入原始的宗教文化,辅以神秘的色彩,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经过人格化的演绎发展而形成的一个灿烂的玉文化。
世界上不独中国人爱玉,古代欧洲人,美洲人也迷信玉,认为佩玉可辟邪,还可治愈肾病。但爱玉用玉的日本人、新西兰毛利族人、印第安人、阿拉伯人、西伯利亚人,谁都没象中国人这般建构了丰繁博大的玉文化,中国的玉器在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礼仪的、道德的、艺术的等等活动中,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国人对玉赋予太多的内涵,《礼记、聘义》及《论语》中都有“君子比德于玉焉”的句子,“玉,石之美者,有五德”。中国人对玉石的感情是深入民族的血液中的,传统中玉不仅和君子美德相连,也与女性的形象相连,“金童玉女”、“金枝玉叶”、“如花似玉”等等形容女性之美。文学领域描写赞美玉的诗歌、散文、小说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当是曹雪芹的《石头记》了。男主人公衔“通灵宝玉”而生,那块宝玉得之则人寿宁安,失之则丧魂失魄,诵之则消灾减病,弃之则升仙成佛。“假作真时真亦假”迷倒多少天下苍生,贾宝玉其实是曹雪芹心中真真正正的一块无瑕宝玉,玉是他的一切,是他的生命所在,是他生命所系。在这里我想主要谈一下玉的俏雕。
俏雕必须有俏色,俏料,而对俏色的理解就是“石之美者”,而先民对“石之美者”的追求远在七千年前余姚河姆渡时代。当时的人就有意的把拣到的美石,制成璜、珠、坠等装饰品打份自己,美化自己,这是最早有记载的对俏雕的追求。
而公认的最早的俏雕玉器是距今三千年前的殷。近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北出土了一件玉鳖,这件作品把原有的黑褐色保留下来琢成一玉鳖。鳖的背甲、头、腹、足均为青白色。黑色的双目,白色的爪子而爪尖则巧妙的留有黑色,从而把玉鳖表现的更加真实,神韵天成,妙趣横生,在这以后俏雕产品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中。同时用料也开始多元化,和田玉、糖白玉、南阳玉、岩玉、蓝田玉、翡翠玛瑙、水晶、青田石、巴林石等。
东汉许慎《说文》释石之美名即为玉,古人把质地美丽的石头统统化为玉类,而我们现代人对玉的理解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玉为“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狭义的指法国名物学家德穆尔所言的硬玉(翡翠)软玉(和田玉)其余的皆不能称为玉,统称为彩石。 可见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自然的追求中颜色是起决定作用的。这就为俏雕打下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和人文基础。
几乎每一个好的玉雕师都是一个俏色利用高手,他们都是一些能从玉石中发现美,完成美的人,虽然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留下美,留下他们对艺术的理解,他们是能把腐朽化为神奇的人。
1970年10月,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一件高达6.5cm,长15.6cm的牛角杯,就是一件杰出的作品。这件作品系采用世间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玛瑙为不纯净的杂色料,两侧为深红色,中间是淡淡的浅红色,中间夹心系略带红润的淡白色,犹如三明治,层次分明,鲜润可爱,当时那位玉匠因材料施艺,艺尽其材,在料竖直的一端,雕琢成杯的口,杯的口沿外有两条圆品弦纹,光滑流畅,粗细间隔恰到好处,竖直的纹理给人以稳重之感,在纹理横向的一端,雕成一个牛头,这也是精华所在,牛头两只大眼圆瞪着,目视前方,似乎在寻找和窥探着什么。作者连牛眼的眼球都刻画的黑白分明、形神毕肖,真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牛头上下的肌肉寥寥数刀,已是入木三分。牛首上的两只角粗壮有力,弯曲自然,富丽多色,凝结着力量和生命,显示出强烈的动态美,两只硕大的耳朵,高高竖起,微微内收,好像在倾听那迷人的号子,迷人极了。
作品描述的是牛耕耘时全神贯注的瞬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真是曲尽其妙,更妙的是牛嘴上还镶金,这一镶金顿时使得这件作品的身价大幅的提高了,因如不镶金则嘴部的色彩可能太深那样观感就会太打折扣了。这既掩盖住缺点,同时又金光闪闪,更突出牛首的造型美,牛首处隐约的纹理又显示出较强的肌理美。
小时候,我见故乡的农民在耕地时,都要给牛套上笼头,是为了防止牛吃耕地周围的庄稼,同时也怕牛吃草分心,而影响耕地的进度。所以当我看到这件作品时,会心一笑不由得被那位大师巧妙和对生活的细微了解而折服。这件作品是我国俏雕的杰出代表。
最令人折服的俏雕,当是清乾隆年间制作的桐荫仕女图。这件作品高15.5cm宽25cm,厚10.8cm,本是琢碗时剩下的弃物,当时的一个苏州工匠看到这件废料时,联想到他家乡最熟悉的、最可爱的园林庭院,于是弄拙为巧,化废为宝。因材施艺。根据玉材出的形状和色泽进行构图把琢玉碗取料时留下的圆洞,琢成江南园林的圆璧罩。在碗料底部精雕成假山,家俱。主要的部分雕成一少女头梳高髻身着衣,手持灵芝迈着轻柔的步姿向圆璧门走去。门外还立一长衣少女双手奉盒,向门外走来,两仕女透过细细的门缝相互呼应似有无数的亲密话要说,脸上露出醉人的微笑。周围的江南庭园景象细致入微皓白的玉沁琢成半开的门洞,两仕女透过细细的门缝张望,似有亮光从门缝中透过。橘黄的玉皮巧雕成梧桐蕉叶,覆瓦垒石,惟妙惟肖。经过艺术家的巧妙艺术加工使一块废料成为价值连成的艺术瑰宝,也成就了玉雕俏雕的一个传奇故事。乾隆皇帝也为之倾倒,连称“巧奇天工”。作品一经问世,就一直陪伴着清宫内的皇帝,如今成为故宫博物院的珍藏品之一。
解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的重视。周恩来总理亲自给一些老艺术工作者颁发证书。艺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历史的进步,琢玉工具和机器的更新,一大批高艺术修养的人进入,玉雕技术进入了历史的最高峰,好的俏雕作品也全面繁荣,难以胜数。
陈长海设计的桔中二叟就是一件俏雕代表之作,作者巧妙的把橘黄色的皮雕成一个裂开的桔子,中间二老者正在对弈,一老者似下得一步好棋而眉开眼笑,自得之意欲出,而另一老者在紧张的思索,身体前倾,手扶胡须,把那老者不安,思考之情表露无疑。底下翠绿的叶子,作者把不太好的皮色去掉,用上等的白肉雕成祥云,作品祥云缭绕,更有一种空灵洒脱的神仙之气,真是洞中有日月,不知人间已千年。
王树森大师设计制作的国宝“五鹅”,是一件难得一见的俏雕。这块料因红色当中有不少黑点而作废,但大师巧妙的把黑点雕成鹅眼,这样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鹅,红顶、黑眼互相呼应,神态自然围在料食的周围。中间一些杂色让大师雕成鹅食整件作品浑然天成让人怀疑这不是天然俏雕。所以作品自出世以来,怀疑人工染色之音一直不绝于耳。巧夺天工!也许现在的玉石雕刻的最高奖“天工奖”就起源于这里吧。
上面诸例都是玉匠们依玉材的自然色泽纹理、巧妙加以设计运用,施以合适的体材使作品的造型和颜色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的经典之作。一般来说,俏雕用料,玉石颜色不能单一,玉面要五彩缤纷,绚丽多姿但一定要杂而不乱一块好的俏色玉材一定要色泽典雅,纹理清晰,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质感层次光泽色度都要上乘的。既要有上下前后色泽的区别,又要有内外纹理的区别。好的玉雕技师得到一块适合雕的俏色玉料,审视他的色泽质感进行创作构思,然后仔细施工,完成一件俏色作品,构思是一件创造性的劳动。
还有一类作品是利用别人认为没用的废料而俏雕成的。这类作品一般是原料的质地有杂质,有各种的斑点,这些料往往能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仲元大师,用一块被认为是废料玛瑙而雕成的三件国宝(龙盘、望子成龙、庐山仙人峰)。这三件作品都被列为国宝大家都很熟悉了。当大家看到那个黑色的盘子,中间天然几乎流动起来的水和上面神龙时,你除了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大师的奇思妙想之外,任何的语言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吧!
从整体上看,目前的俏雕产品不论是质还是量都远超古人。不可否认在玉雕近七千年的发展史上,俏雕虽有惊鸿之作,但比起别的玉雕作品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一直没有成为玉雕市场的主流,但最近二十年来事情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了,人们对俏雕的喜爱大有超过别的玉雕之势,以前人们认为不好的料质,因为色的存在也被人们珍而视之,价格也已飞升起来,现在一个真皮的俏雕产品价格相当惊人。在每一届玉石雕大赛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天工奖”也特设“最佳创意奖”,精品层出不穷。如此说来,称俏雕作品是玉雕王冠上的明珠当不为过。
和玉雕相比石雕作品更是俏色利用的好材料,像青田石、寿山石、巴林石、主要因为颜色的丰富,易雕刻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的,凡是看过青田石、寿山石、巴林石、白灵石作品的人都被他们的颜色,艺人独具匠心的设计而折服。他们本也应当作为主角,但因篇幅有限本人在这就不一一介绍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