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介绍的是和田玉的各种色相!色相是和田玉材质之美的重要因素,色相即是玉色呈现出来的质地面貌,是颜色的观感。那和田玉的色相有哪些?你知道吗?
色相纯正在珠宝玉器界,色相这个概念在各个类别具有不同的解释,选择宝石原料主要是看色泽和质地。而与之作为镶嵌首饰的宝石小颗粒不同,和田玉或翡翠能够制作块状较大的作品,色相对整件作品的观感影响就比较明显。 按照国家珠宝玉石质量鉴定检测中心制定的国家标准,绿色翡翠的颜色分级从色调、彩度(饱和度)、明度等颜色三要素来评价价值。翡翠的审美标准和国际上通用的宝石审美标准有很多共同之处,通透和炫丽很重要。 和田玉是单色玉材,按目前的国标大致分为7种颜色,种纯正意识一是指玉材内质统一均匀,温润饱和,透度适中;二是指子料外表色皮均匀或透过色皮显露出玉色均匀美观。 因此,和田玉讲究的色相纯正与玉的色种无关,与色皮类别也无关,它是美的一种感觉,或浓或淡,各有不同。如白玉、黄玉和墨玉要求色度饱和,色度足够而且均匀为纯正。 色相奇巧有许多玉块的内部颜色并不均匀。这种内质颜色的交混如果奇巧也可以成为高价值的优材,用于收藏或创作高价值的艺术品。 玉质均匀纯正是容易判断的,而色相奇巧则指玉材的混合色奇异和巧妙,它在玉材中不是破坏性的、负面的颜色,而是增加了这种异色后会使玉料增加特殊的价值。内质的自然巧妙混色会给玉雕师创作带来异样的创作灵感,使创作者感到不同寻常的天意。 色相奇巧是和田玉的另类之美,在判断其价值时是应看重颜色布局、自然天成、色块浓淡等因素。 色相凌乱有的和田玉色相凌乱,无论是指色皮的杂混还是指玉材切开后的窜僵、窜糖、混色的现象,这种凌乱不堪的色相会大大降低和田玉的价值甚至使玉材价值降至报废的程度。 高等级的和田玉籽料一般均为极薄的色皮或油皮,深厚的沁皮往往影响子料内部的色相。 也有一些厚皮璞玉即俗称石包玉,皮壳极厚,切开后内质却优良均匀,那是因为这块子料外表光润无深裂,内部没有沁入致色因子而保留了玉质的纯净。 色相阴暗无论是白玉还是青玉,任何和田玉的色种如果色皮阴暗无湿润之感,或切开后内质灰暗无光,这种原料的等级一定很低。珠宝玉器均以正色为佳,发灰发暗的颜色无法琢为高等级的作品。 色相阴暗不是指颜色太深,而是指晦暗无光,没有珠光宝气的明丽美感。一块色相正常的和田玉料,如果颜色偏青、白度不足,雕琢片状的玉佩或器皿件会提高白度,这就是业内常说的“返白”现象。而颜色灰暗的料子不可能返白。 说到色相阴暗,还有一种和田玉同一块子料品质不均匀的现象,业界的说法是子料有阴阳两面。阳面玉色滋润细腻,色相明亮,阴面则相对粗燥,颜色显得阴暗一些。专业人士对于这种现象有不同的分析。 色相僵瓷料中有僵的现象在和田玉中普遍存在。僵的矿物成分是钙,是和田玉在大自然形成过程中的一种伴生钙化物。僵的玉质缺乏润度和透度,很难创作为高级艺术品。僵和瓷实际上是玉化程度不够,没有达到纯玉的级别,是属于石性太重的玉。这种玉材色相显然不符合中国人对和田玉的传统审美。 玉料中有僵,也是和田玉的一个重要识别标志,目前和田玉的僵还无法作假,所以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真假的一个重要特征。 和田玉中的僵又分为硬僵和窜僵两种,硬僵一般在子料的阴面或局部。业内常说“僵料出细肉”即指这种硬僵子料伴生的往往是极为细润的好玉。很多羊脂玉或高等级玉,在同一块料中都有僵皮或僵肉。 所以和田玉的色相僵瓷虽然是负面的评价,但得看具体情况,是硬僵还是窜僵?是整体发僵还是局部发僵?另一种僵即僵点石花布满玉材表面或内部,或僵流在玉质内乱窜,这是窜僵。 和田玉中的“僵”和“瓷”也有区别,瓷是玉肉不透不润,如“鸡骨白”即属此类。“瓷”的玉肉往往是细腻的,但不通灵,显得僵死。业界有些人说僵和瓷的子料经过长期摩盘能够盘活,使之美观灵动。如果确实能够盘玩改善,恐怕时间极长。然而这种说法待考,遇到这种现象,除非是属于鬼才的大师来创作。 色相只是原石自然形成皮色和结构,这只是玉石的一方面,在购买玉石时还要全面的进行揣摩和观察,玉质、皮色、瑕疵等等都是选购玉器时的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