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开幕的2007上海国际品味生活展,主办方希望传达的仍是“佛罗里达的阳光别墅、纯正的古巴雪茄、苏格兰威士忌、日本的顶级塞级犬香波、新系列奢华版私人飞机、价值3000万元的油画”等“奢侈符号”。统计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已达到20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我们刚吃上肉,你们又吃鱼翅了;我们刚解决三代同居的难题,你们又住上豪华别墅了;我们刚戴上金项链,你们又换成珠宝玉石的了……”这是笔者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段子。这个段子与这则新闻一样,成为富人大踏步走向奢侈主义的形象比喻。 什么是奢侈主义?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的注解是:奢侈主义代表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更多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具体说,穿名牌,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所谓的品位;购豪宅,生存居住是次要,炫耀攀比才是第一目的……越来越多人将消费与地位、身份、面子等紧密相连。 值得一提的是,现实中,不仅有钱人喜欢奢侈,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也对奢侈品乐此不疲。然而,在奢侈主义的浪潮声中,我们却难以排解这样的郁闷和自嘲:吃吃高档西餐、喝喝定级洋酒、戴上天价首饰,就是贵族了,就有品位了?暂时的自我奢侈消费麻醉之后,除了掏空的钱包外,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奢侈主义来得太早了,太猛烈了,对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而言,负面影响是深刻而全方位的———在奢侈主义误导下,是财富的挥霍,是传统人文精神的流失,是道德的滑坡……--来得太早的奢侈主义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