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美观精致、雅俗共赏,在充满自然生趣的同时,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故而深为大众所喜爱,尤其是一些书生文人所爱。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不仅玉雕,书画中也常常出现,关于它还有来历还有一个典故。
岁寒三友的说法起源于苏东坡,在北宋元丰二年,苏东城仕途不顺,被贬到黄州。其时,苏东城生活清苦,不仅物质匮乏,而且精神孤寂。后来苏努力改善生活,在地里种植稻麦等粮食,又建盖屋围院,并在院子里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某年春天,友徐君猷来访,见他生活冷清,便打趣问他,生活寂寞与否。苏东坡非常乐观的指着窗外的花木说: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他的意思是风声和泉水声就是两曲音乐,松柏、竹子、梅花就是严冬相伴的良友,怎么会寂寞呢?自此,岁寒三友的说法便广为流传,四季常青的松柏、坚韧不凋的竹子,傲雪枝头的梅花成为苏东坡品质高洁的象征,同时也成人文人官员用于自律自勉的象征。
松树常青不凋,可生长于险恶之处,耐寒耐旱,姿态挺拔,是坚强不屈的象征;竹子则是纯洁高雅,虚心谦逊、有气节的象征;百花凋后,唯有梅能傲雪枝头,梅质洁,故而是卓尔不群、超凡脱欲、品质高洁的象征。因而岁寒三友成了忠贞不屈、志存高远的君子化身,故此岁寒三友的题材也历久而不衰,深为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