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祖先历来就爱玉,欣赏玉是一种高尚的嗜好。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就认识到玉石的坚硬和美丽,玉石不仅可以用来磨制工具、武器,又是美丽的装饰物件,寄托了人们的艺术情怀和精神追求,而且还作为一种礼器用来祭祀祖先,因此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神秘的色彩,有辟邪,象征着权力、财富、贵贱等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就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 不过那时加工技术十分原始,佩戴玉的只是少数达宫贵人、豪门贵妇,而真正的流传于民间当在宋朝以后。当时民间就有一种风俗,即当一对青年男女喜结良缘,老祖母从红绸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玉手镯拿出给新人戴上,祝福新人生活和谐美满,而在若干年后的某一天这一幕又回重现。这一传统恰体现了玉石特有的坚固不朽的本质,相当完整的保留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和艺术精髓。 当时过境迁的今日里,玉特殊和独有的品质早就根植在中国人崇玉、爱玉的心里,玉代表了美好、尊贵、坚贞和不朽。“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在拥有玉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深化了自己的心灵。 翡翠的流行 传说十三世纪初,云南的一个盐商偶然的从缅甸驮了一块石头回国,那块晶莹透亮的绿石头一下子征服了爱玉的中国人,这块石头就是翡翠,因其色泽艳丽、产出稀少、具有玻璃光泽、质地滋润、韧性较强、硬度高,在玉石家族中称“硬玉”,又称“玉中之王”。 翡翠产地多属于未开发山区,虽不致鬼魅魑魍、豺狼虎豹,但孟尹深山,往往走上一日不见阳光,茫茫林海,只有求玉人走出的小毛路;雾露河,滚滚浊流,每逢夏日雷雨天气,水面上处处泡起,缕缕烟生,烟生至三尺高度即聚拢不散,人坐船中,伸手不见五指,如入五里雾中。除了蛮烟瘴气,蚊蟒疟疾,环境恶劣,加上工具原始,旱季短少,物资缺乏,玉石的开采,备极艰辛。 直到18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翡翠才真正大量进入中国云南。虽然翡翠从传入到应用也只有300~400年的时间,但由于喜爱翡翠的人们赋予其神奇的文化内涵,其短暂而辉煌的历史足以让其他玉石羡慕不已,并与其他玉石一并构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玉器文化。明代,我国出现缅甸翡翠;清代,由于王公贵族的喜爱(尤其是受到清朝乾隆皇帝的推崇和慈禧太后的癖爱),被称为"皇家玉",由此翡翠身价百倍,成为玉中极品。翡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眼中,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石头,还带有神秘的信仰和附托。古人与今人都皆爱玉、喜玉、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现业已成为世界各地炎黄子孙及韩国等地最流行的玉石,佩玉爱玉已成为一种现代时尚。 什么是翡翠 翡翠,其英文名字称为Jadeite。来源于西班牙语Pridra Yiada,意思是佩在腰部的宝石,因在十六世纪翡翠被认为是一种能治腰痛和肾痛的宝石。而在我国古代,"翡"、"翠"是分别用在指赤羽雀和青羽雀(据东汉年间的许慎的《说文解字》)。 翡翠,其主要组成矿物名为硬玉,是单斜辉石中的一种碱性辉石,由无数细小纤维状微晶纵横交织而成的致密状集合体,具有毡状结构。基本物理性质:坚韧度极高,能抵御较高的撞击力和压力;摩氏硬度6~7,大于软玉的摩氏硬度。由于翡翠抛光后有桔皮效应;在二碘甲烷中下沉;其光泽为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透明度有透明至不透明不等;断口为参差状,较表面暗些。 世界上著名优质翡翠玉石产于缅甸。其矿床位于缅甸北部乌龙河钦敦江支流流域,主要产地有度冒、缅冒、潘冒和南奈冒,那里离我国云南边境很近。云南的腾冲、大理一度是翡翠玉石集散地,现已换作瑞丽。瑞丽的翡翠市场是我国翡翠交易市场最繁荣、最具代表性的市场,高中低档货应有尽有,其中也掺杂了些B货、C货,这就要考考买货人的眼力了。除了缅甸、泰国、美国、日本、原苏联和我国都有翡翠石矿产,但缅甸是唯一出产优质品的国家 --关于翡翠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