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姣收藏的章鱼玉拿件 李丰姣收藏的《老虎灵芝》玉挂件 一件玉器在手,人们会欣赏它的温润质地,更会感叹玉雕大师的鬼斧神工。一块普通的璞玉,被玉雕师发掘出来,经过精心的设计雕刻,将人的思想融入进去,一件精美的玉器就呈现在世人面前,玉的温润和柔和光泽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李丰姣拿出她收藏的一件件玉雕艺术品给记者欣赏。 河南南阳被称为“玉雕之乡”,每年一届的玉雕节就是在南阳举办的。李丰姣的家乡便在南阳的镇平县。“我家本来是一屋子的农民,邻居是一个玉雕师,1983年,我哥哥跟着他当学徒,进了县城的玉雕厂,一学10年,后来,厂子解散了,哥哥就自己做了,并开始带徒弟,从此我们姐妹便跟着哥哥开始了玉雕之路。”李丰姣说,现在哥哥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的玉雕师,带了20多个徒弟。“以前玉雕不好学,不仅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李丰姣说。以前雕刻时机器不动石头动,雕刻师往往要抱着石头移动,“我是家里的老小,母亲心疼我,不要我学了。”李丰姣说,科技发展让玉器雕刻器械越来越精致,现在,雕刻设备只有钢笔大小了,现在是机器动,石头不动了。虽然如此,要成为一个好玉雕师也非常不容易——前3年学习绘画,主要是练习工笔画;之后3年练习雕刻技术,为以后的艺术创作夯实基础;有了这些扎实的基本功,最后3年才是玉雕的学徒期,在这段时间他会形成对玉的整体造型的立体空间想象。 “玉雕最讲究因材施艺。”李丰姣说。玉器由原始的打制、简单的琢磨直至精雕细刻,已传承了数千年。玉雕技艺由最开始的小件如清代、民国时期的烟嘴、手镯等,发展为上个世纪70年代制作中等件,80年代至90年代制作大型玉雕作品。其工艺特点有因料施艺、废料巧作、剜脏去绺、化瑕为瑜等,其中因材施艺是玉雕创作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你看这个和田玉山流水老虎牌子,雕刻师很巧妙地把红皮雕成一轮红日、松树以及下山虎,寓意旭日东升、福(虎)星高照。这个章鱼手把件的雕刻也很独到,充分利用了翡翠的红翡巧雕,让章鱼生动鲜活,寓意八方来财。”李丰姣说,“我哥哥有时候一大早就看着一块石料发呆,一呆就是一天,所谓‘琢磨’,一是脑子里琢磨玉料合适的雕刻题材,二是在雕刻过程中琢磨如何尽可能地把瑕疵掩饰起来,让人只看到玉的优点,而看不到玉的瑕疵。以前都说河南工差,但最近这几年去过河南或者接触过河南的工艺的人都说现在河南的工艺越来越精,目前河南的玉雕大师也层出不穷,全国前十名的玉雕大师有几位是河南人,如许应文、孟庆东等。” 慧眼识宝 玉雕收藏,雕刻工艺不能忽略 近年来,随着艺术投资品市场持续升温,玉石价格连年攀升。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但是现在市场上对玉石艺术品却是按克计价,有潜力的和田籽料每克叫价在1000多元以上,动辄十万元乃至百万元的原石价格远超许多加工过的艺术品。一位和田玉商人透露:“如今一块价值10万元的原石,如果随便请人来雕刻,最后很可能连一半的价格都卖不到。”玉石商人们为避免风险,直接出售原石或只是简单打磨。 李丰姣认为,中国近8000年的玉器发展历程里,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精美作品。“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件玉器精品都由玉雕大师的灵感迸发、独特设计、精雕细琢而成。丰富的造型、多变的装饰、精湛的技法让中国玉雕在世界上闻名遐迩。可见精湛的雕刻技艺、独特的设计风格同样决定了玉器是否能够成为可以传世的精品。“玉器的收藏价值,不仅仅是体现在玉器本身上,更是体现在其具备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完美外形上。只有具备了全部的条件才能成为玉雕中的精品流传百世,才值得爱玉人去收藏。”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