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月瓶又称宝月瓶是明清官窑瓷器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最早源自明代永乐时期,流行于清代雍正,乾隆两朝的御窑,因瓶身形似满月,而代表花好月圆,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所以是宫廷殿堂的重要陈设。玉雕抱月瓶对玉材有很高的要求:为了追求圆满规整的器形效果,制作者必须以大量耗料为前提来进行选材雕琢,因而成本极高,相当的奢侈;在历史上唯有乾隆帝平定新疆之后,玉路通达,官方才有条件去制作这样的陈设。
清代的玉雕抱月瓶以其唯美的造型和工艺,高雅的内涵,以及昂贵的制作成为和稀少的存世量这些特点而成为国内外许多著名博物馆的典藏重器,如两岸的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以及英国大英博物馆等均将各自宝藏的清宫玉雕抱月瓶作为代表中国玉雕的经典佳作来向公众常年展示。1993年由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玉器全集》清代卷亦选用清宫旧藏的一只青白玉抱月瓶作为封面作品,由此可见玉雕抱月瓶在清代宫庭玉雕中独树一帜的崇高地位。
此瓶选材和田白玉籽料,材质纯净无杂,滋润油密,整器呈扁园形体,葫芦形口颈,颈两侧镂空装饰有对称的S形勾云状双耳,下承椭圆形双层底足,瓶的肩部和颈部高浮雕蟠龙戏珠,龙长发,双角,头朝上,注视宝珠作飞舞状,脊背凸起,四肢隐起鱼鳞纹,身边有浅雕浮云,造型大气生动,工艺细腻刚劲,具清代乾隆时期造办处工艺的典型作派。另据多方调查考证并向相关专家咨询得知:本瓶是目前存世的唯一在瓶的肩颈部雕有过墙盘龙的玉雕抱月瓶,过墙蟠龙纹饰寓意国强兴隆,当时在清代宫廷又将之称为守口如瓶,以彰显国威,因此具备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