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珠玉汇缘市上,有“坐商”、“摊商”、“居间人”三大类,买主与卖主通过深谙行情、能说会道的居间人穿梭在人群中,反复将手伸过来、伸过去,你捏我手指,我捏你手指的,来促成双方成交。“袖笼里做文章,手指头谈生意。”居间人相互捏拿手指就代替了报价与讨价还价。 珠宝玉汇市的形成 13世纪前,上海还是一个滨海渔村,以后逐渐设镇、设县,1292年隶属于松江府。1843年11月7日,清政府正式宣布上海为华洋通商口岸。开埠前,上海老城厢地区,从十六铺到董家渡黄浦江沿线一带早已是商店林立,客栈鳞次栉比,米业、豆业、钱业和饮食业等先后形成,店多成市。 据史料记载,19世纪中叶,城隍庙周围拥有珠宝古董店16家,首饰店20多家。直至建国初期,今日的方浜中路(旧时称庙前大街)东段尚有著名大同行、裘天宝、老庆云、景福、恒孚、东来升和方九霞等六家银楼,号称“金银首饰街”。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珠宝业素以掮卖性质为主,并没有固定资本及店址进行营业注册,一切事务均由个人处理,且大多以手工工艺为主。其加工制作技艺世代相传,子承父业。而这些交易都是以约定的茶楼、酒肆作为集会场所。通过吃茶聊天,互通信息,促成交易,成了茶市场,俗称“茶馆店”。 清朝是珠宝玉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封建王朝召集了大量琢玉工人为他们制作各种珠宝首饰和玉器。当时的北京崇文门内先后开设有大小玉器局、作场六七百家,行业内至今尚有“乾隆工”的说法。 苏州的阊门内、天库前,以及石子街一带,也是同样的情景,拥有大小玉器作坊及水晶工场不下百余家。 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定都南京,慑于太平天国的威严,候补官僚、富商达贵纷纷潜逃上海。寓居在苏州的大贾失去了靠山,也只能紧随其后,纷至沓来。他们来到南市城隍庙四美轩(刻字社)一带,顿觉游人如织,与苏州显然不同,便萌生了在此开店设铺的念头。在苏州的其他场主听到这个消息遂相继来到上海落脚谋生。 清同治八年正月(1869年),上海知县叶庭眷鉴于当时市面上有不少人聚集在茶馆店里做珠宝生意,男女混杂在城隍庙罗神殿旁的茶室里,认为此事有渎神明,要严加惩处,并出示布告张贴在该处。于是同行之间感到最好有个每天能集合营业的场所,当时便有几家苏州籍较有实力的店号发起,共同集资在侯家浜(福佑路侯家路西面)买了三间平房,稍事修葺,题额“仰止堂”(即今日侯家路26号原上海珠宝玉器厂厂址所在地)。历经了初创阶段的4年之后,市场初具规模。由于市场有珠宝集散中心的功能,所以也叫“珠玉汇市”。 时至今日,上海珠宝玉器厂西北角与福佑路清真寺交界的一段围墙上还完整保留着当年刻有资助人姓名以及出资银两的大石碑。 旧时的“仰止堂”,整个大厅被分割成二十余间厢房,一些老字号的珠宝店家便在厢房内挂牌营业。每当集市之时,侯家浜、福佑路、沉香阁一带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有穿长衫马褂的珠宝商人、西装革履的洋行买办、操洋泾浜外语的“黄牛”、“掮客”,以及作坊业主、淘便宜货的摊主散户等。这些人归结为“坐商”、“摊商”、“居间人”三大类。大厅内人声鼎沸,买主与卖主通过深谙行情、能说会道的居间人(现代称为经纪人)穿梭在人群中,反复将手伸过来、伸过去,你捏我手指,我捏你手指的,来促成双方成交。“袖笼里做文章,手指头谈生意。”居间人相互捏拿手指就代替了报价与讨价还价。 由于市场的确立,由苏来沪的场主大都集中在老北门季家弄(计家弄)、侯家浜(侯家路)、长生街、石皮弄、吴家弄、和尚浜(大境路、紫华路)等附近租房贷屋,开设作坊不下一百二三十家。据统计,1929年,新北门、老北门一带共有珠宝店27家之多。 茶水酿分裂,新址成鼎足 行有行规,帮有帮派。上海苏州籍的同业结合杭州、湖州来的同业谓之苏帮;上海南京籍的同业结合镇江来的同业谓之京帮。苏帮与京帮中人,有一次为了收取茶水费的细小琐事双方发生了口角,矛盾逐渐加深,直至对簿公堂。先在道署起诉,后来又到南京省署控告,最后上书至北京法部,吵得不可开交。 转眼到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因房屋需要维修,苏帮与京帮又再次掀起风波,双方纠缠不休。珠宝公所中人便抄勒石碑,涉讼当时的上海县正堂,足足缠讼了三年。 诉讼期间公所关闭,乃借康园茶室每天上午进行珠宝交易活动。康园是一个带卖酒的茶馆店,原址在今日福民街西首,当时叫卢家衖。就是这条狭窄的小弄堂,两边开设有几家古玩店,尚有瓷器店、红木小件店、乌木筷店、竹场、成佛处(专做沉香木小菩萨),包括有些住户附带出售一些零星日用货及杂耍玩具等小生意。中间有家泡开水的老虎灶,北面有法租界隔着一条护城河(现在人民路),是贯通法租界和城隍庙的一条进出--上海滩珠宝业的由来及发展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