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珍珠的生成
古人认为,珍珠是因月亮而生的 珍珠,晶莹闪亮,圆润如脂;珍珠,浑然天成,纯洁无瑕。远古以来,人类一直对它情有独钟,不顾一切地喜欢它,呵护它,昵爱它,专宠它。然而,即使到今天,人们仍然弄不明白这种天生尤物是何以生成的? 关于珍珠的生成,古人有种种说法。古人认为,珍珠一直为女子所爱,因而乃阴柔之物。 汉代大学问家刘安在《淮南子》中这样写道:“明月之珠乃蚌螺之病,而我之利也。”照这位学者看来,珍珠就是珠贝生出的肿瘤,对于贝来说,是一种病痛,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天下至宝。这一说法不但切中了珍珠的生成之理,而且富有同情意味。 梁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有解释:“其孕珠若怀妊然,故谓之珠胎。”在刘勰眼里,珠蚌育珠就像妇女怀孕一样,是生物的一种生育行为。这个说法非常美丽。若照此说,珍珠应是珠蚌公主的女儿,难怪天生丽质、惹人疼爱呢? 作为阴柔之物,珍珠一定与万阴之宗月亮有所关联。因而,古人多认为,珍珠乃是明月所生。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凡珍珠必产蚌腹,映月成胎……取月精以成其魄”。在这位老学者眼里,珍珠是承受月亮精华孕育而成的,珠蚌是母,月亮是父。 这个说法颇有意思,因而招来许多附和之说,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合浦县志》:“蚌蛤含月之光以成珠,珠者月之光所凝”。又说:“蚌蛤食月之光,于腹以成珠。”“珠则月之精……” 《岭南见闻录》里又有所改造:“蚌闻雷而孕,望月而胎珠。”在这里,雷声成了父亲,月亮成了母亲,珠蚌只不过是个生育的胎盘而已。该书又说:“珠一名神胎,瘦其孕然,故曰珠胎蚌之病也,珠胎故与月盈朒,望月而胎。” 最有意思的是《吕氏春秋》,将珍珠的大小、虚实与月亮的阴晴圆缺紧紧联系起来。此书记载:“月乃群阴之本,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又说:“蛤蟹黾珠与月盛衰”、“月死而赢蚌”、“蚌胎之珠随月圆缺”。 人类对珍珠成因的科学探索 当然,古人们缺乏科学知识,不懂得珠与蚌的渊源关系,只好对这种神秘的宝贝神秘地进行解释。然而,随着科学的慢慢发展,人类开始对珍珠的形成进行科学的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从而转入科学臆测阶段。 人类对珍珠生成史的科学探索,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 异物、寄生虫说:起始于十六世纪中叶。有人通过研究认为,珍珠可能是贝类患结石之类疾病后形成的。公元1600年,有学者认为,贝类体内若体液过剩,便可在贝壳内生成珍珠;70年之后,有人认为珍珠是砂粒进入贝体后,由贝的体液包裹而成的。这一说法显然已接近现代的认识。 公元1673年,有学者提出,珍珠是贝的部分未排出的卵残存于体内形成的。另有人说,珍珠与贝壳是同一种物质,甚者说珍珠是一种球形的贝壳。这一说法阐明了珍珠和贝壳的形成状况相同,表明人类对珍珠的形成开始产生初步的科学解释。 根据记载,我国在十三世纪左右,就开始以异物插入蚌内养殖珍珠。当时,整个世界对珍珠的形成仍朦胧无知,中国人的这种先进殖珠技术简直是一种震惊世界的创举。 1836年,研究者发现文蛤内有一种寄生虫,便认为珍珠是以该虫为核心而形成的。此后,又有许多学者发现海水与淡水珍珠贝生产珍珠的核心是吸虫或绦虫的幼虫、头部或卵,因而对寄生虫形成珍珠一说深信不疑。 ● 珍珠囊说:1858年,研究者在寄生虫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珍珠以寄生虫的残体为核,在其周围形成珍珠囊。珍珠囊可以分沁珍珠质,层层附于核上,逐渐形成珍珠。随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珍珠囊学说获得更多珍珠专家的支持。 ● 外套膜片体内移植说:从异物寄生虫成因说到珍珠囊说,人类在对珍珠的见解上迈进了一大步。然而,所有这些研究,还只局限于理论层面,没有人对之进行实验证明。1913年,有试验者将分开的外套膜表皮细胞注入外套膜内,从而形成珠囊,获得珍珠。这一实验证实了外套膜片体内移植之说。研究者从外套膜组织内移植出发,发展至贝体内脏组织内移殖,进一步发展为今天的人工珍珠养殖。 ● 表皮细胞变性说:1910年,有研究指出,珍珠囊表皮细胞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它可以分沁出壳角蛋白、棱柱质和珍珠质等三种物质。 1925年,研究者发现,珍珠囊壁所受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其分沁珍珠质的机能亦发生变化。研究者便根据这种变化来解释珍珠的成层原理。 1946年,日本科学家滨口文二等用人工方法使贝体内形成粟粒珍珠。此后,日本科学家又从粟粒珍珠的形成中创立珍珠成因的新学说,即贝体不仅可以在外套膜,而且可以在闭壳肌的表皮细胞内因形态和机能的改变而形成珍珠囊,产生珍珠。 新学说的发明者认为,引起贝类闭壳肌能表皮细胞异常增殖的刺激物质,可能是特殊的愈伤激素之类。 然而,迄今为止,所有这些学说与研究,都还没有科学地解释珍珠形成的真正原因。我们相信,随着高科技的日新月异,随着纳米技术、计算机应用、基因研究等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彻底揭开珍珠形成之迷--珍珠的奥秘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