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深厚的收藏、把玩、品鉴传统,是寿山石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寿山石历来为文人雅士所赏识,留下了众多美文佳句。南宋名士、朱熹之婿黄干多次游览寿山,并写下了“石为文多招斧鑿,寺因野烧转熒煌。世间荣辱不足较,日暮天寒山路长”这样深沉而包含哲理的诗句。从李贽、袁枚,到林则徐、陈宝琛,再到徐悲鸿、郁达夫……寿山石文化,总是与一长串文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1667年,福建侯官学人高兆自江左回乡,发现家乡友人们“怀瑾握瑜,穷日达旦,讲论辨识”,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关注,也让他对寿山石产生极大的兴趣,“心目既荡,嗜好为移”。他先后从10多位友人处借回140多枚寿山印石,进行研究分析,第二年写出了寿山石文化史上的第一部专著——《观石录》,这本书介绍了各类寿山石的形、色、质和辨识要领,记载了清初石雕的部分技法,为寿山石雕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20年之后,浙江萧山著名文人毛奇龄客居福州开元寺,也成为寿山石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他对自己收藏的寿山石进行研究,写出了寿山石文化的第二部专著《后观石录》。《后观石录》的最大贡献,是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的寿山石分类法,为后人确立了品石的标准。 《观石录》和《后观石录》这两本书,反映了文人的介入,对寿山石的文化提升和品鉴风气的形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旧日福州西门外凤尾乡一带,常有店铺出售以印章和小品为主的寿山石雕,专供鉴赏家、书画家们收藏、玩赏和使用,故作品中带有儒雅的文人味,此地也成为“西门派”的发源地。自清以来,福州闽浙总督衙门前的一条街——总督后街,便成了专卖“西门派”石雕及其他古董工艺品的礼品街。 从总督后一条街,到今天福州一座城内拥有八个寿山石专业市场、数千家店铺,加上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寿山石商家,从业人员以10万计,反映出寿山石行业的空前繁荣。在这个过程中,改革开放以来的台湾、东南亚收藏家功不可没,他们执著的收藏行为,直接推动了寿山石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大陆收藏热的兴起和购买力的提高,出现了寿山石从海外回流的现象。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从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掌中之物,到亲近庶民百姓,这是寿山石文化传播的必然要求。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艺术思想与样式极为丰富多元。而寿山石雕也正在走出过去那种孤芳自赏的收藏、把玩小圈子,试图摆脱地域性传统工艺的局限,其前景未可限量。--品鉴文化之积淀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