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玉石雕塑历史悠久,多少年来以其别具一格的装饰形式和特殊的蕴义而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玉雕和一般的雕刻有很大的不同点:材料的稀有与珍贵,再有就是雕刻上的不可随意性。毕竟,玉雕是先有材料,后有创作形体的,就是说人们往往是根据一块玉材的形体、颜色、硬度去联想创作形体的,这有点像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 由于玉器的贵重,所以对其发生兴趣的多是各个社会里比较富有的阶层,这是一般人所享受不起的,但普通的手镯、戒指甚至项链什么的还是可以接受的。改革开放后,国家对玉雕市场的控制放开,逐 渐发展到民间自营的形式,许多地方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运作方式,现代玉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样和其他领域一样,也有假冒伪劣的东西含在里面,比如把俄罗斯玉运到新疆冒充和田玉出售,用碎玉、差玉合成的人工玉冒充天然玉,用玻璃做成伪玉,还有运用各种方式改变玉的颜色、质地、花纹等做成的伪古玉等等。这反映了当前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发展阶段中出现的特殊的问题,是难免的。 按照现代的看法,玉器作品向来对玉料的评估成分与技术评估成分基本上相当,但不是平分秋色。我个人认为玉料的成分要大于技艺的成分,这与一般的石雕、木雕不同。现在的问题是,精益求精,精上加精。以前的玉雕不是特别强调工艺性,往往由工人来操作,糙精难当,而目前的玉雕作品做得太细,只有恰到好处才是成功的,人为的破坏了这种平衡,即为不美。 现在玉器厂强调工艺性,可以说是使玉的美的成分受到了破坏。那些技艺与玉材结合的好的作品,才是真正好的作品。比如,什么样的玉做的多厚,颜色怎么利用,图案怎么做,作为设计师和一般的制作人都要很熟悉地结合在一起。 精雕细刻,难为大美,现在的玉器厂趋向于这种现象,追求雕刻技艺的精上加精,反而破坏了玉的美。作为玉器厂家而言也许有自己的苦衷,因为社会上的好多需求者喜欢的是精雕细刻,要求技术上的繁琐。所以,买家的审美习惯和标准要改变。人们为什么喜欢玉?有的为了玉本身的美,有的只是为了实用,诸如送礼、保值等。比如有名的《水上漂》,做的很薄,有空间,可谓精雕细刻,能在水上漂起来,这多用的是废料、差料,甚至是坏料。 试想如果是一块名贵的羊脂白玉,做成了《水上漂》,这就不美了--黄金有价玉无价,羊脂白玉贵比黄金,这么大的一块玉被雕琢的七零八散,还有什么美可言。所以说,原则上玉是不能制作《水上漂》的,中国玉的审美观念里,宝石透明,玛瑙半透明,玉只能隐隐约约的透出一点光亮,这符合传统文化观念里的朦胧美。 当然,有的玉是有着丰富的颜色的,这需要精雕细刻,充分挖掘玉材的本身美。 我个人认为目前玉器市场上存在重技术、轻玉料的倾向,这是一种误区。毕竟玉料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跟木、石等其他材料不同。据我所知羊脂白玉市价25万元一公斤,这比黄金还贵了一倍多,能舍得随意磨损与剥离吗?赏玉,一是玉材,二是雕工,这是玉雕界的基本常识。 社会要求不一样,技术制作就不一样,审美的标准也就不一样。就国家的体制而言,牙、骨、玉雕属于轻工业系统,雕塑则由美协来管,玉雕人才由轻工业院校来培养,美术人才是由美术院校来培养。 现代意义上的雕塑是移植过来的,作为国家艺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与传统意义上的牙、骨、玉雕一直是并行发展的。解放初,这种现象被人为的改观了,美协、城建搞一套,轻工业部又一套,两者再融合就很难了。一是部门分权的问题,再是观念上的问题。比如部分美术院校出来的人往往看不起轻工业部门出来搞工艺的人,认为他们是匠人,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据我所知,美术院校进入轻工业系统的很少,1956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林家常做了《毛主席像》,用了传统的工艺制作手法,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不用说融合,即使沟通也很少。其实,这也没有什么 ,就让他们各自沿着自己设定的的路线独立的发展,就像国画、油画一样,不必非要调和着搞不中不洋的东西。 中西艺术结合的问题,艺术圈里谈了多少年。好多人老是说结合,结果是理论、实践都没能结合。就像面粉和白粉,各有各的用处,有什么联系?戏剧、文学、音乐乃至医疗,都存在着中西问题,我认为可以沟通参照,取长补短,却无法合为一体。毕竟,欧洲人成不了中国人,即使通婚,也得变异几十年才差不多,况且西方人的血统关系仍然会存在。我们已经走错了几十年,过早地进行了中西方的比较,基本上还是纸上谈兵。也许再过多少年,有些东西会自然而然的融合了,就如黄河的各个支流最终会汇合在一起。总体上来说,当前的玉雕技巧明显的高于过去,过去高凳、低凳都要自己操纵,还要磨石砂,效率很低,影响了工艺性。现代则容易多了,水流、机转,但是对于做工的专注性却差了。 关于一件好作品,首先可以用美玉良材来概括。材料要好,这是作品成功的前提,而且很多人赏--和田白玉雕刻艺术赏析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