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工艺“一骑绝尘”
时间:2012-02-29 10:43来源:文化传播报 作者:老山玉器 点击:
次
“获奖,是荣耀,更是责任。”江苏省扬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荣平在参加 “扬州工艺美术大师带徒成果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奖作品展”时感慨地说。 ...
“获奖,是荣耀,更是责任。”江苏省扬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荣平在参加 “扬州工艺美术大师带徒成果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奖作品展”时感慨地说。 扬州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种齐全,技艺精湛,堪称中国工美界“一骑绝尘”,名驰天下。扬州工艺自2004年第5届西博会以来“四连贯”获得2个特等奖,创下在全国18个特等奖中扬州独得8个的好成绩。 “一年一度的西博会,被比作传统工艺的奥运会,大师精品的奥斯卡。摘金夺银不仅是工艺美术大师个人的荣誉,也是扬州工艺美术界的骄傲,代表了当今中国工艺美术最高水平。”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工艺美术公司总经理马达在参观后如是说。扬州发展传统工艺的举措,关键在于抓住了适应工艺企业生产特点的结构调整;成功之处在于通过保留和夯实,发展了适度规模的龙头企业,调整放活了一部分企业;通过提高大师待遇,凝聚人心,保持了一支完整的人才队伍。 工艺美术不仅是一项文化艺术活动,也是一项文化产业,如何做好这项文化产业,笔者从“扬州现象”中得到一些启示。 天下玉 扬州工 “玉不琢不成器”,玉料不经过加工就永远只是一块石头。“这才是真功夫!真功夫!”参观者们围着一件用重达350公斤的优质翡翠制成的造型优美、完整无瑕、栩栩如生的《螳螂白菜》,啧啧称叹。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春源最为得意的作品,被称为“无价之宝”。在谈到“扬州工”时,江春源说,它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在于有一批顶尖的玉器工艺大师,而且还因为有着数以千计的普通琢玉工匠。他们对工艺美术呕心沥血的热爱和培育,成就了“扬州工”的品牌,也创造了众多工艺精品和物质财富。 只传承不创新,就会失去活力;只创新不传承,发展就会失去根基。扬州工艺美术大师的传承人在传承中非常注重工艺上的不断创新。以漆器为例,近年扬州在全国独创点螺卷轴画技术,在漆器制作工艺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它让漆器如同画卷一般自由卷折,使其艺术表现力超出了想象。其创作者谢世强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工艺师,他说:“没有在传承中创新,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就不可能成为大师,扬州的传统工艺就有可能‘走样’‘变味’。”他道出了年轻技师的共同心声。 队伍稳定 新人辈出 传统工艺,代代相传;产业发展,关键在人。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和一个集聚人才发展的平台,是扬州传统工艺持续健康发展的必须。2004年年底,扬州市政府向工艺美术大师们颁发“带徒津贴”,激励名师多带高徒。首批落实带徒大师21人,共带艺徒47人,每对师徒均签订协议,带徒时间3年。这一做法,令大师们有了自豪感和认同感,有了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师带徒,徒变师,薪火相传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扬州市政府还设立扬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基金,专项用于精品收藏、大师带徒津贴、建立传统技艺资料库等。 3年来,在工艺美术大师们的精心指导下,艺徒们的水平显著提高,创作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艺术精品,青工技术骨干队伍稳定、新人辈出。有的艺徒已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的状况逐步得到缓解。3年来师徒合作或艺徒独立完成的20多件精品,分别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全国玉石雕‘天工奖’”评比中获得特、金、银等奖项,赢得了全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大师们所带艺徒中有23人职称及技术等级晋级,卫芳、朱启南、刘孝莉3人被评为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工艺美术大师们纷纷表示,要把几十年的丰富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超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在此次举办的“师带徒”成果汇报展中,展出作品100多件,其中既有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之作,代表了大师的高超技艺和水平,更多的是艺徒3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业绩,代表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未来和希望。
--扬州工艺“一骑绝尘”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