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是收藏界永远的魅力。所有的收藏者都有捡漏的心态,都希望自己能碰到“走宝”的卖家。储汉明是国内玉石圈里小有名气的“职业捡漏者”,凭借一双“慧眼”,常在古玩地摊上几千元淘得数十万元“好货”,“行情再高也有漏可捡,这是个眼光问题。”
玉石圈里流传着不少“老储识玉”的传奇故事:2010年,储汉明用两辆越野车作为交换,从一位挖玉人手中换得一块和田玉原石,如今它已成为镇店之宝。今年年初在朋友中展示被人看好,非要50万元买下,“软磨硬泡”一周的时间,储汉明都没有卖。他估计,就凭现在的涨势,这块宝贝已超过了100万元。 2009年冬天,老储到陕西宝鸡一个古玩市场闲逛,无意中“访”到两个玉手镯,“手镯躺在小店的柜台里积满灰尘,我擦拭干净,拿强光手电使劲照,又拿到太阳光底下看,最后断定是和田玉中的上品,最终花了几千元买了下来。”随后老储将其摆在宜兴的店内出售,半天就被行家以十余万元买走。 十年艰辛爱玉人终于实现“国玉梦” “和田玉被我们的先民视做与神明和祖先沟通的媒介物,因此才会在数千年历史中形成了全民爱玉、尊玉的民族心理。”储汉明认为,国玉文化作为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十余年打拼后,储汉明实现了自己的“国玉梦”,如今已先后在新疆库尔勒、江苏宜兴、云南昆明开设了专营店。 经过两年的考察,储汉明又在青岛奥帆中心开设了第四家会所式的储玉阁。“在这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开店,我结交了很多爱玉的朋友,更体会到不少生活的乐趣。”不少青岛的爱玉者会慕名而来,带着自家的宝贝找老储,与他品茶共话玉石文化。 “古人说,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储汉明认为,做人要像玉石一样纯净和善,而卖玉的人更要以诚信为本。“如今玉石市场上鉴定标准模糊,消费并不透明。”他提醒消费者,“除了懂得一定的玉石鉴定常识外,买玉时一定要认准国家检验机构认证的证书。在收藏圈,能不能捡漏要看个人的鉴定水平,但是抱着捡漏的心态入行,一定是不可行的。”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