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家滩遗址发掘进入第二天。人们在盼望出现惊喜的同时,对前几次出土大量玉器的制造工艺也是充满悬疑。比头发丝还细的钻孔、放大200倍仍光滑异常的玉器表面等究竟运用了何种技术,采用了哪些工艺?考古人员期望能在此次发掘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进入文化层不一定就有惊喜 昨天,考古人员还是按计划对探方的土壤进行发掘清运,目前主要挖掘的部分依然在耕作层中,但深度已达到40公分左右。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明后天的发掘将进入文化层,也就是说人们将可能见到一些远古遗存,包括令人惊叹的一些发现等。“虽然计划如此,但真正会怎样?没人会知道。”现场一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在以前的一次发掘中,我们发掘了一个多月也没发现一件东西,就在我们都准备离开的时候,才在一个墓葬中发现了不少东西。进入文化层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发现东西。” 凌家滩曾发现疑似玉匠墓葬 由于此次500平方米的发掘区只是凌家滩遗址的墓葬区,因此,出土的文物可能主要是些随葬冥器,而出土当时人的生产、生活用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有关考古专家表示他们依然希望能够获取一些珍贵信息,特别是相关玉器雕琢生产的工艺信息。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在此前的发掘中,他们曾经在一座墓葬中不光发现有玉钺、石凿,而且还发现100多个管钻下来的玉芯和许多制造玉器时留下来的边角料,根据这些情况,考古人员推断,墓主人可能是一位玉匠。“如果不是玉匠,他不会随身陪葬这些东西。”考古人员说。“所以此次我们期望能找到古人琢玉的工具,探询到古人琢玉技术的更多信息。” 他们可能已掌握了砣琢技法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对凌家滩前期出土的玉器进行显微扫描研究发现,很多玉器加工的痕迹平直流畅,像现代车床车过的一样,比如一个水晶耳铛球体表面放大到200倍仍没有毛糙感;有的玉人背部的隧孔钻法是要经过复杂的设计和七八道工序,几乎和现代过江过河隧道施工的技法一样。“如此高超的技艺,我们猜想5300多年前的凌家滩先民已经掌握并使用了砣琢技法,否则他们不可能完成。”但他们到底使用什么材质的工具,是否确实使用了车床类的工具?依然像谜一样困扰着考古人员。 “如果我们对遗址的生活区、加工区进行发掘,或许会有更多关于这类的信息发现。”考古人员表示,即使此次仅仅是对墓葬区发掘,但他们仍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相关信息。 --凌家滩遗址发掘:期待找到当年琢玉技术信息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