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原是天然之物的石料,由于人们的喜爱,成为咏赞、描绘的对象。而在众多的五光十色的石材中,而竟会有一种石材,色泽鲜红欲滴,状如刚宰杀的鸡的鲜血滴在石头上,一摊摊,一点点,其艳无比,它就是脍炙人口的鸡血石。 鸡血石产于浙江西北天目山麓的临安县境内。该地多汞,鲜红的鸡血色泽,乃是硫化汞的化合物。带血色的石头称为鸡血石,不带血色的称为昌化石。硫化汞长时间受热和暴露在阳光下,表面层便会氧化,鲜红的色泽就发黑变暗,一定要把其表面的氧化层磨去,其鸡血的本来面目才会显现。 品评鸡血石,首先就是“血”的红色,以其鲜、凝、厚为佳。鲜者红如淋漓之鲜血,凝者聚而不散,厚者指有厚度有层次深透于石层中。 观察鸡血石,其次就是看它的地张。所谓地张就是鲜红色的硫化汞结晶在什么样的石头之上。如结晶在花岗岩状的石质上,那么其地张就僵,多杂质,夹杂有石英小颗粒(俗称为钵,钉的硬度较高,不受刀)。该种地张最劣。如鸡血结晶在乳白色干燥的地张上,其色如熟石灰谓之石灰地,亦差。如鲜血结晶在洁白如玉具有脂肪感的地张上,此时红血相映犹如锦上添花,该类地张最佳,谓羊脂白玉地。还有藕粉地,顾名思义,地张如调熟之藕粉。其状如磨光之黑色牛角呈半透明状的,谓牛角冻,或乌骨冻地张,……。总之,鸡血石的地张以纯净,半透明,无钉与血之鲜红色彩交相辉映者,为上品。 昌化石的质地细腻,带韧性,结构紧密,受刀不崩,以其艳丽的血和半透明的地张取胜。故好的鸡血石都不加雕琢,以做印章为最宜,是印材中之佼佼者。也可以这么说,凡是加雕刻的鸡血石一般都为遮其疵病,掩人耳目,不足为贵的。 观察鸡血石,再其次就是它的品样。根据用途和习惯,鸡血石章的品样,一般可分为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圆形、畸形,尺寸大致以5——2公分的径边为最宜。 七十年代,在我国内蒙古赤峰地区巴林右旗,亦发现有鸡血石,产量较昌化多,与昌化鸡血石相比,其质地不及昌化之细腻、带韧性,且石中含水量较高,天旱易裂。血的分布大多呈一条条的血筋状,纵横交叉,散而不聚,且极易氧化而发暗。此外还有一种在蛋青色带透明的地子上,有粉红色血者,该类血色净淡,不鲜不浓,若桃花初放,称桃花血。内蒙鸡血是昌化鸡血的同族异种,价值与同级昌化鸡血相比亦差甚远。 由于昌化鸡血石之质佳,价值又高。近年来,谋利之徒用尽各种手法作伪。其用心之良苦,手法之高妙,有些伪品可以说已到了乱真的地步,我们不能不慎察之。 下面就把几种鸡血的作伪方法大致作一介绍。 其一谓,镶嵌法。采一质地较好的昌化石章,选择其几面醒目的地方,分别挖出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小坑,然后用红色的硫化汞涂料嵌入,待其自然阴干后,再磨光上蜡。此种镶嵌式的做伪法,初级而原始,容易辨认。因为嵌入的鸡血(硫化汞)没有层次,同时血与昌化石的交接处色泽生硬,没有过渡。 其二谓浸渍法。取一方昌化石,在需要的地方涂上硫化汞,阴干再涂,再阴干,使其血稍有层次,然后放在透明的树脂里浸渍,务使周身浸到,拎起晾干,再有细水砂打光,即成。此法因树脂易老化,日久表皮会泛黄,与内部的石色不相协调,同时树脂表皮的毛孔比较粗,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其表面有一点点细小的棕眼,而这一切都是真的昌化鸡石血所没有的。 其三谓切片贴皮法,此为近年新创的方法,据说始自澳门一位陈姓的石章商人。他采用先进的切割机器,把石章之六个平面分别切割出薄如纸的六面。于其内需要的地方涂上硫化汞,待晾干后再用热烫的办法和以胶水把原来切割下来的六个薄片按原样贴回去,然后用细码水砂掺油或水,把薄片与胶合处的线角磨光。这样鸡血的红色看起来生在石章里面,而且自然分布,但血的层次毕竟只能停留在一个平面上。据此石章,只能局限于正方或长方形的石章,圆形、椭圆形、畸形、带纽的石章都不行。也无法截断和刻边款,因为这样一来,薄片烫贴的痕迹就显露了。 其四谓添补法。即是在真的昌化鸡血石章上,再添加硫化汞,并在添补的部分表面罩上一层极薄的树脂,磨光后即成。这类方法是在血上加血,无疑是锦上添花,价值大增。同时真中有假,假假真真,稍一疏忽,便会上当。所以对于特别好的鸡血,在观察时必须注意和联想到作伪者的手法,方可避免“大意失荆州”的后果。--真假鸡血石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