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南京广州路的一家书店内,居然展出了十余个似乎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的古代玉雕。这是哪本书在做宣传?还是在搞先锋艺术?原来这里是在做一个小型的展览,收藏这些古玉的是一位来自台湾的收藏家——许清佐。
三十多年痴迷红山古玉 年逾五旬的许清佐出生在台湾澎湖的一个大户人家。从他的祖辈开始,家里就开始收藏古董了。 “从我记事开始,家里人就不断地收藏古董。”许清佐告诉记者,到了他十几岁的时候,家里的收藏开始逐渐向红山古玉集中。许清佐在父亲的指导下,也开始了古玉、尤其是红山古玉的收藏。1994年,许清佐来到南京旅游,短短的几天时间便爱上了这座城市,并决定举家迁至南京。来到南京后,爱好收藏的他就成了夫子庙、朝天宫等古玩市场的常客,并且成为省收藏协会的会员,成立了自己的红山文化古玉研究工作室。 用“心理战”分辨真假 红山古玉一直都是收藏界追捧的热门藏品,在2000年的时候,北京瀚海拍卖会上一件红山古玉更是拍到了264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正因红山古玉的文物价值和市场价格都很高,所以市场上造假成风,真假难辨。 许清佐从事收藏红山古玉三十余年,不但精通对玉器本身的真伪鉴别,还练就了一套收购玉器时的“心理战术”。 据许清佐介绍,为了收集到更纯正的古玉,他每年都有好几个月耗在中原一带,与村里的农民打成一片。就在这个过程中,许清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说,他看中了一件玉雕,而专业知识告诉他,这件玉雕是不可能成对的。他就会故意问卖家,这应该是一对,是不是还有另外一件。“如果是造假工厂的,他们肯定会说确实还有一只,让我等等再说。”许清佐说,而如果确实是真品,他肯定拿不出另一件的。 曾经做过“实习摊贩” 有时候,许清佐对收藏的痴迷已经到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地步。每年去农村收集古玉不说,他甚至还曾经与一个摆古玩地摊的小贩结成了忘年之交。就连这个小贩出去收购、贩卖古玩这样的“商业机密”他都参与其中。 “还别说,那些日子真的给了我很大帮助。”许清佐告诉记者,在那整整3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从南京跑到徐州,又从徐州跑到石家庄,一起吃、住,一起进货、摆摊,就像是合伙做生意一样。 准备义卖部分展品 记者了解到,许清佐计划在结束展览后,义卖部分收藏品,并把所得捐赠给南京患有唇裂的儿童。 “我的儿子小时候就患有这种病,所以我深知患儿和患儿父母的痛苦。”许清佐告诉记者。 在得知金陵晚报正在主办一个帮助不幸儿童的活动后,许清佐当即表示可以通过金陵晚报来帮助他完成这个心愿。 --收藏家自曝买玉器全凭“心理战”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