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维吾尔族传统玉雕技艺老作坊"揭牌仪式在和田市开普台尔阔恰巷13号玉雕艺匠那依甫老人家的门前举行。 玉石崇拜和玉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代表形态之一。早在丝绸之路之前,就有一条"玉石之路"横贯亚洲大陆,成为人类早期文化交流的物证。据文献和考古证实,从商周时期起,中原人民就有了相当发达的玉石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因儒家的推崇,玉石被赋予"十德"的精神品质,在汉文化中建立了深厚牢固的地位。和田玉因其高贵的品质和神奇的质感,成为玉石中的极品,历来为皇家和百姓所珍爱。 和田玉产自昆仑山脉,以昆仑山中段的羊脂白玉为代表。昆仑山北麓各个绿洲中的居民自古都有采玉和贩玉的传统,维吾尔族成为这些绿洲中的主要居民以后,继承了这种传统。但是维吾尔族没有玉石崇拜的文化传统,佩戴和使用玉器并不普遍,因此没有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本土玉石加工行业。但是在与汉文化的长期交流中,维吾尔族也产生了自己的玉石加工匠人,创作出一些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玉器。《宋史》卷458,列传第249记载,公元981-984年出使回鹘高昌国的中央王朝使者王延德对高昌夏都北庭(今吉木萨尔)有"善冶金银铜铁为器及攻玉"的记载。据老人们的描述,清代和民国时期和田市、喀什市和乌鲁木齐市,都有零星的维吾尔族玉雕艺匠谋生,有的还有自己的固定作坊。自治区考古研究所、自治区博物馆、喀什地区博物馆、和田地区博物馆、和田地区工艺美术公司等文博单位的展品和私人收藏品可以证明,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曾有维吾尔族特色的玉雕作品存在。这些作品曾经主要为维吾尔族的官僚和财阀所拥有,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流散到民间。这些作品已经形成了一个系列。 维吾尔族传统玉雕技艺的特点是:受伊斯兰教不得表现有眼睛(即有灵魂)形象的禁忌,维吾尔族传统玉雕作品没有神佛和吉祥动物造型,而器物则不以收藏为目的,多为实用物品。雕刻工艺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使用山矿研磨砂切割和钻磨玉石,而汉族工匠使用的是河砂;粘固切割刀片和钻具使用胡杨树胶,而汉族工匠用的是膝片;玉雕机使用正面操机方式,而汉族工匠是在侧面操机。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维吾尔族和当地汉族中的官僚、财阀退出消费者行列,维吾尔族传统玉雕作品失去了客户。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新疆的玉器生意火爆,但因为没有玉石崇拜的文化传统,生活改善了的维吾尔族群体仍然缺乏对玉器的兴趣,维吾尔族传统玉雕行业又一次失去市场。这一次失去市场几乎是灭顶之灾,因为原本就为数不多的维吾尔族传统玉雕艺匠都已经垂垂暮年,且因为没有市场的激励,他们的后代失去了继承这门传统技艺的兴趣,前人将绝,后继无人。维吾尔族传统玉雕技艺已经到了不立即保护便将灭绝的境地。 新疆和田玉文化艺术研究院暨新疆和田玉博物馆,是以研究、保护、推广和田玉为宗旨的自治区级民办非营利性专业机构。2006年,该院馆投入50多万元资金启动了维吾尔族传统玉雕技艺保护工程,并同时将维吾尔族传统玉雕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于2007年5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项目,新疆和田玉文化艺术研究院暨新疆和田玉博物馆为保护责任单位。在和田市和喀什市各建立一个以上"维吾尔族传统玉雕老作坊",是新疆和田玉文化艺术研究院暨新疆和田玉博物馆对维吾尔族传统玉雕技艺的保护措施之一。 "和田维吾尔族传统玉雕技艺老作坊"的主人那依甫老人现今年近80岁,从其曾祖父起便进行维吾尔族风格的和田玉作品的创作,是目前存世的少数维吾尔族祖传玉雕艺匠之一。 新疆和田玉文化艺术研究院暨新疆和田玉博物馆董事长、玉雕大师马学武先生专程从乌鲁木齐赶来,为和田市的"维吾尔族传统玉雕技艺老作坊"揭牌。 --“维吾尔族传统玉雕技艺老作坊”揭牌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