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滩拥有160万平米的遗址,已经有了中国早期城的规模,成为当时经济文化的中心。虽然当时还不可能出现“国家”的概念,但是凌家滩的文明程度可能已经具有了相当于“首都”的重要地位。 属于中国早期城的范畴 凌家滩的文明是否得到了传承是一个待解悬疑,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明达先生说:“我们到凌家滩是来朝拜的,即使凌家滩不是良渚文化直接的源头,也应该是叔父辈的。” 据凌家滩遗址前四次发掘考证的结果,凌家滩遗址总面积达到160万平米,相当于四个天安门广场大小。遗址分布有专门的墓葬区、祭坛区、手工作坊区、居住区,甚至可能建有大规模的神庙建筑,还发现了中国少见的巨石文化。而遥感照片表明,遗址所在区域还有人工的护围河与裕溪河相通。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凌家滩遗址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规划合理的布局,在当时是一座新兴的行使公共权力的聚落中心,应该属于中国早期城的范畴。 玉器文明当时已产业化 凌家滩遗址墓葬发掘出的随葬玉器表明,5300年前凌家滩的玉器制造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完全是一个玉器统治的世界。负责此次考古的张敬国教授认为,围绕这个创新的产业,一个丰富多彩的充满活力的劳动力市场环绕在其周围,同时为玉器产业服务的多种产业应运而生,发展出完善的产业链,并完成一个新的经济结构的建立,改变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包括张敬国教授在内的众多考古学家一致认为,玉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明重要标志。 地位可能相当于“首都” 从出土的陶器、石器可以明显地证明凌家滩文化和巢湖流域、长江中下游区域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但是,凌家滩文明以玉器为代表的超前性,使得凌家滩具有更明显的中心地位。 张敬国教授认为,环绕凌家滩遗址的裕溪河既是天然屏障,又是文化交流、水上贸易的交通大动脉。从地理位置上看,裕溪河发源于巢湖,流入长江,将长江、淮河、黄河连接在一条交通线上,这是一条在东部地区、连接南北东西的水上通道,使得凌家滩交通发达、贸易繁荣。遗址的规模、出土文物的数量质量都可以证明凌家滩遗址是当时区域文化的中心,其地位就相当于现在国家的首都。但是,5300多年前,凌家滩先人是否真的具有这样的“大国气质”,又是怎样进行区域外的贸易的?依然是待解之谜。 --凌家滩地位当时相当首都玉器文明已产业化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