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有7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古玉器,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艺、优美的造型、瑰丽的色彩闻名于世。各朝各代都留下了许多精美的玉器,围绕着这些闪耀着迷人色彩的古玉器,历史上也传说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黄金有价玉无价”,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国为得到赵国的一件玉“和氏璧”,居然要以十五个城池相交换,使玉的价值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也演绎出了“完璧归赵”这一名传千古的动人故事。
玉是尊贵、坚贞、美好的象征,人们把玉看作日月精华天地灵气的结晶,赋予了特殊的美好理念。在古代玉器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用来比喻人的品质,“君子如玉”、“君子比德于玉”的道德观念,把玉比附为人的品行,成为君子处世的行为规范。玉还被人们认为具有辟邪、治病祈福的功效,玉丹食之可延年益寿,玉衣穿之可保躯体不朽,玉被人蒙上神秘虚幻的面纱。 中国玉文化经过数千年来的传承与发展,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玉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经过历代统治者、鉴藏家的赏玩,已逐渐成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已经深深地融合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仪之中。玉作为装饰品、作为信物、作为法器、作为礼物,与人类息息相关,玉的美感源于此,玉的魅力也在于此。收藏玉器不仅可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还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寓意美好的玉越来越受到收藏爱好者和大众的青睐。 玉器拍卖 稳中上扬 在国际市场上,珠宝玉器价格一路上扬,珠宝玉器全球交易额每年高达2500亿美元,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朝阳产业”。在国内,近年来玉器拍卖也迅速升温。1996年,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玉器拍卖专场以来,近十年来,众多拍卖公司相继在历年春秋大拍中,都推出玉器专场。玉器拍卖也逐渐在拍场上脱颖而出,日益抢眼。 在国内拍卖市场上,2003年以来,玉器拍卖成交率几乎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在买家激烈的竞价争夺下,古玉器的价格也是扶摇直上,一件拍品往往拍出比底价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在各大城市的收藏市场上,玉器的收藏也日益升温。 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华辰等拍卖公司近年来的玉器拍卖表现上佳。北京翰海2004年秋季拍卖会玉器专场总成交额高达5144.92万元。在2005年北京中宝拍卖会玉器专场上,一件辽白玉神兽也拍出了200万元。在2005年北京翰海春拍中,玉器专场也创下了1900多万元人民币的成交额。2004年以来,世界著名的拍卖行佳士得和苏富比的玉器拍卖也屡创佳绩,令人瞩目,其中一件清乾隆和田白玉活环双耳万寿纹盅,更是拍出1932.775万港币的天价。 2005年,玉器拍卖总体来看并不火爆,显得平稳理性。但从近年来玉器拍卖的走势及收藏市场需求趋势来看,2006年的玉器拍卖会保持平稳上升势头,将会有大量的资金涌向玉器市场。 高古玉 拍市长青树 人们一般将汉代以前的玉称为高古玉。高古玉是中国玉文化的源头,凡是年代可靠的高古玉只要一露拍场,动辄都在百万元以上,也是有实力藏家的首选。高古玉属稀缺资源,历史文化信息含量丰富,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中国内地拍卖高古玉市场还没完全放开。2004年以来,高古玉市场已逐渐复苏,一些年代可靠、文化特征明显的高古玉颇受市场欢迎。2004年,在纽约苏富比“中国陶瓷工艺品”专场拍卖中,一件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时的玉刀,以23.2万美元成交。2004年,在北京翰海春拍中,一件龙山文化玉璇玑,以16.5万元成交。一件西周跪人玉璜以132万元成交。在翰海同年的秋拍中一件战国时期的双龙玉璜,则以209万元成交。高古玉器可谓是玉器市场长青树,它以其悠远的文化含量,极高的艺术品位笑傲玉器拍场,不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仍然是藏家追逐的对象。但从近年来高古玉器拍卖来看,虽然高古玉是众多藏家竞拍追逐的对象,但由于传承有序、年代可靠的古玉实在太少,赝品泛滥,藏家投资谨慎,市场难以形成较热的局面。 明清玉 热透拍卖场 从近年玉器拍卖成交情况来看,明清玉器成交率普遍较高,目前已成为玉器拍卖市场上的热点,日益受到藏家的青睐。 明清玉器之所以受到收藏者的追捧,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首先,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其玉质之美,琢工之精,器型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明清玉器借鉴历代绘画、雕塑等多种表现手法,将各种传统工艺融会贯通,其作品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特别是乾隆朝制玉独树一帜,玉料优质,雕工精美,令人叹为观止。如北京翰海推出的清乾隆白玉坐佛,以495万元成交,香港苏富比推出的清乾隆寒山听雪阁碧玉山子以835.04万元港币成交。即使小件的玉牌子,只要玉料好,制作上乘,拍卖价格也可达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其次,明清玉器年代较近,大多传承有序,不像高古玉那样年代久远,令人真伪难辨,投资风险大。再则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明清玉器的价格涨幅每年都保持在12%到18%之间,升值潜力大。明清玉器同高--玉器收藏有望新年热“闹”藏市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