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昆仑产美玉,在中国6000多年的采玉、琢玉、佩玉史上,新疆“和阗玉”渐成国宝,倍受珍宠。以盛产巨大和阗玉闻名的新疆且末县在去年连续开采、发现3吨、7吨、10吨、60吨巨大和阗玉后,于日前将7吨、10吨和阗玉运抵县城。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从昆仑山上开采并成功运出的最大的和阗玉。
莽莽昆仑藏美玉 在中国境内沿昆仑山及阿尔金山一带,海拔3500至5000米山岩之中有一条牵动人心的透闪石矿脉,从新石器时代至今的多少“和阗玉”正是源自于此。
据明代《天工开物》记载,“凡玉入中国,贵重者尽出于阗、葱岭”,中国“玉石之道”的源头就在这崇山峻岭之中。深藏于莽昆仑中的和阗美玉从这里踏上东去之路,在帝王宫苑琢磨成精美玉制品后,这昆仑山中的顽石就成了显示等级身份的象征物;又西越葱岭,至巴比伦及地中海一带,早于“丝绸之路”贯通东西的信物。 “和阗玉”即为大量古籍书摘种提到的“昆山之玉”,主产于新疆塔什库尔干——莎车--和田--于阗--且末一线延绵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冰雪消融之时河水汹涌,将因山体垮塌和风雨剥蚀坠入河中的玉石夹带而下,随洪水奔流停滞于平坦的下游河床之中,于是产生了几千年在河中捞玉的传统。最受追捧的和阗子玉产于新疆和田的玉龙喀什河和卡拉喀什河,几千年的淘选已使这两条玉河中的子玉变得极其罕有,但河中延续了几千年的壮观寻玉景象依旧热闹非凡。
另一处产玉量巨大的地方是昆仑山北麓的新疆且末县。 且末年采玉量近百吨,占新疆和阗玉总产量的70%以上,白玉、青白玉、糖包玉、青玉产量都很可观。新疆最大的玉石开采矿——塔特勒克苏玉矿就在且末境内,从1973年国家轻工部正式批准该矿开采至今,已累计采玉3000吨。
自古大玉出且末。《宋书》载,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且末为约昌城属于阗国管辖),于阗王“遣使直末来贡,且言本国有玉一块,凡二百三十七斤,愿以上进,乞使取之。”1983年,塔特勒克苏玉矿开采出一块重达420公斤的优质白玉,无脏无绺无杂质,后经扬州玉雕大师静心雕琢成“白玉五行塔”,因通体透明,造型精美被选为国宝由国家收藏;1992年且末出产一块重达700公斤青白玉;1995年塔特勒克苏玉矿开采出一块重达1502公斤的青白玉,并以和阗青白玉料重量之最而收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现作为且末县的标志陈列于木孜塔格宾馆大厅;2004年9月且末向外界披露发现约50吨左右青玉的消息;同年10月开采重达2874公斤的和阗青白玉,随后又开采出3吨、7吨、10吨的巨大青白玉。
崎岖山路运“玉王” 塔特勒克苏,维吾尔语是“甜水”的意思,但上游流出的泉水又苦又涩。塔特勒克苏玉矿位于昆仑山北麓,距且末县城180公里。到达汽车无法行进的位置距矿点还有27公里,需换骑骆驼或毛驴,牲畜走不了了,还要沿着河流和深谷行进七、八个小时程才能到达。据山里的玉工说,更偏远的一些矿山,要走七、八天才能到。 2005年“十一”前,且末县民族工艺玉雕公司董事长、塔特勒克苏玉矿矿长田宝军最后一次给矿点的工人们打气,“再最后干几天,再没收获咱就下山。”由于一年没有好的发现,玉矿的效益不佳,田宝军和工人们一样有点打不起精神,“可就此下山,大家又于心不甘。”田宝军和工人们决定赌一把,干完十一前的这几天。 10月1日,也就是工人们原本计划再干最后一天的日子,一块与众不同的“石质”暴露在采掘面中,“白玉!!”有经验的采玉工一眼就认出这绝不是普通的岩石。
“这就是玉缘,是缘分!”然而,这份“缘”远远超出田宝军和工人们的意料,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象上天的垂青一样,他们接连发现了三块分别重达3吨、7吨和10吨的和阗青白玉。田宝军说,“这在和阗玉开采史上绝无仅有。”
然而现身的大玉如何出山却成了难题。塔特勒克苏玉矿点深藏于昆仑山4000米左右的山中,人迹罕至,除矿工踏出的羊肠小道之外,根本没有大型运输工具上来过。毛驴、骆驼,加拖拉机的运送记录也就是2874公斤。
田宝军决意要将这十一的“惊喜”运出山外,运回县城。2005年10月底,工人们动用了所有运输工具,想尽各种办法终于将3吨重的“小玉”护送出山,但如何将7吨、10吨的巨大“姊妹玉”运回县城,却让大家大伤脑经。矿点距县城180多公里,其中崎岖山路20公里,羊肠小道还有20多公里。“铺路,只能铺路!”为把玉王运出“深阁”,田宝军将所有的玉工都调来修路。
2005年雪花飞扬,大地冻结之时,通往“玉王”的山路已完成了一半。2006年春节没过多久,这支由玉工组成的修路队就开进了冰雪尚未消融的昆仑山开始施工了。
2006年4月25日,一辆大型东风货车终于开进了亘古的昆仑山4000多米高的矿点。“这可是进入这深山矿点最大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世世代代靠肩扛背驮运玉的--新疆“和阗玉王”五月下昆仑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