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天府早报消息(28)日,恰逢成都草堂寺古玩市场的“赶场天”。一大早,前来“赶场”的玩家们就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近万平方米的古玩市场内不久就人头攒动,显得拥挤不堪。而一些散户则当街就摆起地摊,开始了一天的“练摊”生活。
“这里早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玩家‘赶场’了,我们很快就要搬迁。”市场竹楼二楼的仿古器件经营者张宏俊,一边招呼进店的玩家,一边介绍着市场近况。随后,记者又从古玩市场负责人黄经理处得到证实,这个已有10年繁荣历史的古玩市场,将在今年内搬迁到罗马假日广场,并将在那里打造出一个亚洲最大的古玩市场———三国古玩城。 初期 成都古玩交易以货易货 草堂寺古玩市场的玩家李建对成都古玩市场这几次搬迁发展深有感触。 上个世纪70年代的成都,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挑着箩筐的收荒匠,他们三五成群,白天在外“收货”,傍晚就在茶馆里一边小声耳语,一边用手比划做着买卖。 “因为当时政策没有放开,不允许民间交易古玩,工商部门还要进行检查。”李建说,那时没有固定摊位和店铺,全是地摊。每天凌晨4点过,玩家们都涌向游泳池市场,因为那些白天在乡下收货的人很早就要进城来交易。玩家们有的花两毛钱就能买到一个今天看来很难得的“碎瓷花瓶”,而有的人干脆就用自己手中的货与对方换货。“1972年,我当时就用连环画换了一件‘珍珠磁水玉’,这是我的第一件古玩产品。可能也是早期成都古玩的交易方式,而这些人应该是成都最早的民间古玩人群。” 变迁 古玩市场出现“捡漏”者 李建举例说,当初有的花二三十元购买的花瓶,现在花二三千元购买,玩家们可能根本不会出手。而一套当时价值两三元的三件套“红楼梦”碗,现在花3000元都买不到。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逐渐开始将一些民间的“宝贝”大量收藏。 另一玩家老刘称,当年一位朋友生意不好为了抵账,将一个红木屏风以2.4万元的价格抵给了自己,去年他希望以12万元的价格反购回去。老刘表示,不要说红木本身的价格在暴涨,就是现在重新加工一个红木屏风的加工费就要好几万。李建称,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玩家鉴赏识别能力的提升,现在古玩市场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捡漏”者。 风险 假冒古玩对玩家伤害大 当年在猛追湾时,一北方人偷偷摸摸藏在一角,将一个粘有泥土的青铜花瓶摆在地上。成都一玩家看中后,找朋友借了3000多元买下,但经过多年的珍藏后来却被专家鉴定为不值钱的仿青铜花瓶。张说,由于不少玩家的鉴别能力差,同时没有专业鉴定评估机构,造成许多玩家在投资古玩时赔本蚀财。 在这个自发的市场交易中,一些国家保护文物也流转在玩家之间,一度造成了国家文物的流失。对此,成都市工商、文物管理等部门联合牵头,决定对市场进行规范。1994年,古玩市场从游泳池迁移到了文化公园内的二仙庵,有关部门开始对古玩市场内的文物、交易秩序等方面进行监管,使国家文物得到妥善保护。 壮大 民间资本涌进古玩市场 如今,张宏俊儿孙三代人都在成都古玩市场做买卖。在他的店内,绿檀木、红木雕刻、各种银器、仿古饰品等琳琅满目。他说自己的家当现在都在古玩市场,通过这个市场,这么多年不仅改善了全家的经济条件,而且还通过在古玩市场的经营,提升了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收藏水平。 古玩市场玩家、中国文物学会理事张建忠表示,随着成都古玩市场的发展,不仅培养了许多玩家,有的还成了专家,许多有价值的艺术珍品、古玩也得到了保护,这符合目--亚洲第一市成都古玩市场年底搬家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