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胜利是沪上知名的古玩文物鉴定家,他根据目前文物市场的情况认为:仿旧的玉器铺天盖地,而一知半解的人又不敢买旧玉器。新的玉器很走俏,相反旧的玉器倒问津颇少,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新的白玉容易看懂,但是白玉当中的和田玉,有山料与籽料之分。所谓籽料是昆仑山上河流冲下来的孵玉,这些籽料来源稀少,因而要两、三万元一公斤。山料就比较价廉了,一般的两三千元一公斤,色白者一万多元一公斤。因为是山里挖出来的,质地比籽料差。由于白玉的需求量大,故白玉越来越少,而取而代之的有青海的白玉、俄罗斯的白玉,还有一些新矿料等。然而它们之间有着什么区别呢?由于长年累月的流水冲击、籽料的玉质比较滋润,一般人又不易看懂。 现在仿的白玉是用玻璃充玉,也就是雪花膏瓶,俗称白料,因为它比较光滑,尤其是对玉一知半解的人很容易上当。其实在清朝就有充玉这一现象了,然而识别它也并不难。对于玉器的鉴定,首先是看玉质,如果连玉质都看不懂的话,那就很难了。其次是看造型,造型是每个朝代、每个帝王所需求的,正是“上有所好,下有所作”,可以说每个朝代都有时代的特色与特点。另外,由于历代所用的工具不同,因而制作的方法、风格也不同,线条与遗留的痕迹各异,造型也不一样。再次是图案,由于古人留下来的痕迹和现代人模仿的痕迹不一样,所以要研究古代的玉器必须在这方面下一番工夫,否则就难看懂古玉。 例如白玉还有沁色,所谓沁色,就是白玉经过入土埋葬后由于化学物质颜色的侵蚀,如铁锈斑、铜锈斑等,它纯粹是天然的沁色,而仿的则是人为的沁色。如果陪葬的服装有颜色,加之玉质较松,那么颜色也会进入玉内。另外古白玉还要看皮色,有栗壳色、有枣皮红色的等等。古代从唐宋时就开始做旧了,因此要断定玉的朝代必须根据上述几个要素来判断,同时还要学点文史知识,熟悉并掌握各个时代的特征,以及工匠制作的特点与风格。--收藏玉中有学问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