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玉器市场存在一种现象:古玉相对“冷清”,新玉相对“火热”;新玉的价格不断上扬,甚至有些时候带皮的和田籽料都爆出了天价……针对这种现象,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广文先生向笔者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张广文说,妇好墓出土的玉中有很多商代以前的玉,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古玉收藏趋势。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也提到过古玉价值不菲、很受重视。这些都说明古玉历史悠久、文化含量高,古玉收藏由来已久,但是为什么现在古玉遇“冷”?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精品少来源单一 目前,虽然少数收藏家藏有一些质地好、价值高的精品古玉,但总体上说,古玉市场上的精品不多。 古玉遇“冷”的主要原因就是来源比较单一。目前,我国能够买卖古玉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规定的拍卖行里,另一个是取得文物买卖资格的文物商店。这就在源头上遏制了古玉收藏的发展。除此之外还有私人交易,但私人之间的古玉交易不符合相关的文物收藏法。 艺术品的收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或者是材质,或者是年代,或者是艺术性,三者互为关联。真正的古代玉器,流入市场的数量并不多,质地也较差一些。同时由于国家一些规定的限制,能够进入市场的精品古玉数量更少。新玉受欢迎,与其所用的材质较好、涌现了一批水平较高的艺术家和一批艺术表现力较强的作品及市场运作等是分不开的。 鉴定标准混乱 在文物的买卖过程中,鉴定是重要环节。现在国家的质检部门对“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所做的检测都是由地质部门完成的,而这种检测只针对玉石的矿物质成分。在中国的古玉鉴定方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鉴定标准,大多数鉴定家都靠自己的经验和阅历来进行鉴定。这就难免产生一定的混乱现象。 比如,有些名气很大的鉴定家不负责任地对次品估高价;也有一些所谓的鉴定家理论基础不够,不能做出正确的鉴定;也有不同的鉴定家对同一玉器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些无疑都削弱了鉴定的权威性,致使买家存在疑问,不会出高价。如果能有一批具有权威性的鉴定家队伍,买家就不用过分担心文物的真假,敢出高价。 古玉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但这些价值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市场环境决定的。因此,尽快确立一套统一的鉴定标准,为古玉收藏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当务之急。 仿古玉盛行带来冲击 现在的玉器市场上,仿古玉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给古玉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仿古玉历史悠久,宋代就有了仿古玉。仿古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助古玉的文化内涵、造型,利用先进的工艺和较好的材料制作成的仿古玉,这类产品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比较高;另一种就是用次料、粗糙的工艺仿制的古玉,这类产品在市场上体现的价值和其本身的价值相差较大。 不过,仿古玉对古玉的冲击只体现在市场价格方面。就文物价值而言,新玉是无法对古玉造成任何冲击的。因此,古玉收藏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收藏者认真淘玉,遇到玉质好、材质好、艺术水平高的古玉,还是值得去收藏的。--张广文把脉古玉尴尬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