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江苏溧阳神墩遗址发掘基本结束,记者日前探访了发掘现场。挖掘地点位于太湖西部的溧阳市社渚镇孔村神墩遗址。
据研究人员介绍,这次发掘发现了距今7000-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时期相对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共清理墓葬252座,婴幼儿瓮棺葬16座,房址10座,灰坑102个,沟1条。同时还发现了距今5300-5000年的良渚文化墓葬9座和距今3700-3300年的夏末早商时期灰沟遗存1条。记者亲临发掘现场探秘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挖掘清理的土已经回填完毕。记者发现搅和在泥土中的还有许多赭黄色的小土块,拇指大小。记者捡起一块放在手中把玩,硌得手指生痛,可见其硬。随行的工作人员解释道,这是烧过的陶土,埋在地下几千年,所以变得如此生硬,是先人们为盖房子烧制的。 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神墩遗址的文化层平均厚度为1.5米-2米之间,主要遗存的年代跨度为距今7000-6000年左右,分为早晚两大时期,早期遗存为7000 6500年,晚期遗存为6400 6000年,是目前溧阳境内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遗址,也是太湖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神墩遗址发现炭化稻米,距今7000年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工地的临时存储室,这是一座三层农家小楼。二楼的地面上密密麻麻地放着许多出土的器具。工作人员介绍道,早期遗存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早期,出土器具包括釜、豆、罐、盆、钵、甑、匜、盉、器盖、器座、支座、陶拍等大量陶器,陶系以夹细蚌末红陶为多,有一定数量的红衣陶、黑衣陶和褐陶。相当多的陶器呈现外红内黑的状态。平底器占绝大多数,也有少量三足器和圈足器,不见圜底器。纹饰简单,大多为素面,仅有少量锯齿纹、镂孔、刻划纹、凸棱等。其中平底釜是最为重要的炊器,数量最多,形制也多种多样。陶釜腰檐以上多施红衣,少量施黑衣。器体硕大、造型古朴。 同时出土的还有种类繁多的鹿、龟、鱼、鸟类动物遗存和炭化稻米及红烧土块中夹带的水稻谷壳印痕。工作人员给记者展示了泡在酒精中的炭化稻米,谷壳早已脱落,比我们常见的稻米要小,通体呈黑色。 两件玉璜疑为中国目前最早的琀 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出土的20余件玉器,质地精良,造型优美。据专家介绍,玉料既有与溧阳小梅岭玉矿相似的透闪石—阳起石类软玉,也有玉髓和玛瑙等质料。记者所见玉璜均从端面和侧面穿孔,这在6000多年前的玉器中非常罕见。 特别有两件玉璜出土于死者口中,据专家介绍可能为中国目前最早的琀,而灰坑中发现的两片刻纹白陶,其花纹繁缛,纹饰精美,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非常罕见。 另外发现的距今3700-3300年的夏末早商时期的灰沟遗存也是目前太湖地区的首次发现。可能是夏商时期用于走水、灌溉或储水的水沟,废弃后成为倾倒垃圾的灰沟。 ■新闻链接什么是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上海和江苏南部一带,六七千年以前,今嘉兴市境内已有先民居住繁衍,形成马家浜文化。1959年初春,秀城区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自然村农民在挖坑沤肥时,沉睡地下几千年的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被发现。经考古专家鉴定确认,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江南文化源头”也由此而来。 --看看7000年前的陶陶罐罐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