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爆出一条被誉为中国考古界“最有震撼力”的新闻:秦始皇祖母夏太后的墓可能找到了。陕西省的考古专家在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勘探、发掘与仔细研究后,基本认定,西安市长安区的一座大型陵园的主人就是秦始皇的祖母。该墓葬是迄今已发掘的“中国第二大墓葬”,也是最大的具有4条墓道的墓葬。专家认为,此墓葬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变迁,尤其是秦始皇陵墓的建设与规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不过,一直对秦陵颇有研究的南京学者陈景元却认为“秦始皇祖母的墓”这一说法不科学。 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不是夏太后,那墓主人又究竟是谁?随着这座古墓的现身,谜团接踵而至。
大墓出土 2006年8月14日,当记者将电话打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时,商周室主任张天恩正好从发掘现场回到办公室。对于这个古墓的发掘,张天恩称之为一个“惊喜”。 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西安,近年来刮起一股新校区建设热潮,这在无形中给考古工作者提供了巨大的“发现契机”:除了唐长安城的贵族墓葬区外,西安南郊也是寻找西周王陵的重点区域之一。 2005年春季,西安财经学院的基建工地传来消息——有墓葬出现(经专家进一步清理发现是陪葬坑)。有大型陪葬坑意味着伴有大型墓葬! 张天恩说,这里正是西安南郊神禾塬的最西端,距西安老城10多公里。发现它,也是个偶然。一年半前,西安财经学院新校区开建,说是发现了一道奇怪的古墙,圈起了一块好大的墓地。“当时去看,就吃了一惊,这墓规模实在巨大。陵园的夯墙,也就是围墙吧,一米多宽,发掘分析,高3米,围一圈足有3里多地,‘三里为城’。另外,绕‘城’一周,还发掘出3米多深的壕沟,上下落差达6米,两层楼高,可见其‘城’之大其势之宏伟。” 于是,考古专家上报主管部门后,展开大规模调查勘探,结果意外发现了一座布局规整的大型陵园。 张天恩告诉记者,在财经学院工地发现的这座陵园,占地面积约260亩,南北长550米、东西宽310米。陵园外设兆沟,内筑夯土围墙,四面中部各置一门,并有门阙。他说:“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战国秦时期单人陵园。一条隔墙将陵园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南北长510米,核心的大墓就在其内,大墓周围,还有13座陪葬坑;南区,则发现守陵者的房屋建筑和灰坑的遗迹。无论是不是夏太后,就凭这一点,也可以印证出主人的特殊身份。”
周王陵被排除 在陕西省考古界,西安财经学院发现一个秦国陵墓的消息早已传开。陕西省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接到记者的电话时也很兴奋,他反复地跟记者提起陵墓里的重大发现——“天子驾六”。 张天恩告诉记者,在陵墓内有一个编号为K8的车马坑。在4米深的坑下,可以看见6匹排列得几乎完全对称的骏马骸骨和一辆马车,马或昂首嘶鸣、或低头向前,其姿栩栩如生。 “当我们在车马坑里发掘出这六驾之车,简直是欣喜若狂,为什么?古文献记载,6匹马之车,夏商周时期只有天子才能驾乘,因此一直被称为‘天子之乘’,这种马车天子一般都是在祭天、检阅等特殊的场合才使用,因此,这座大墓的规格是天子级别。” 张天恩告诉记者:天子级别的大墓,历来考古价值重大。无论是近代已经开掘的清定陵、唐代武则天乾陵,还是秦始皇陵,一举一动无不引人关注。“2002年洛阳首次发现‘天子驾六’车马,结果发掘考证为东周王陵,轰动全国。此处,‘天子之乘’第二次出土,这座大墓级别肯定极高。更何况,据探测,这个车马坑中至少还有4具车。每车六马,何等气派。” 发掘出“天子之乘”时,还没有人猜测这墓里躺着的就是秦始皇祖母夏太后。 “那时在周公庙寻找周王陵而一无所获一事炒得沸沸扬扬,我们都想周王陵是不是在这里?”张天恩说。 推测为周王陵的根据也不是没有。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记载,“所谓周公葬我毕,毕在镐东南杜中。”张天恩认为,“‘中’可以是中间,也可作在范围内讲。而这座墓正是在当年杜县的范围之内,而且有了‘天子之乘’,可能性很大。” 但随着发掘的进行,张天恩感到周王陵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为,“周时期的陵园都没有这样规范,又有沟又有墙。” 随后,又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也就有了秦始皇祖母之墓一说。
“始皇祖母墓”说的由来 专家们苦苦搜寻确凿证据。于是,长安君、夏太后等都进入了专家们的视野。 张天恩说:“当我们根据陵园的特点确定墓葬时期应为战国秦到汉早期后,我们和几个秦汉考古的专家就几乎将与这个地区有关的人物来了个彻底搜寻查。” 张天恩说,当时考古学家认为墓主还可能是以下这几位: 梁孝王,汉景帝之弟,平定汉初--秦始皇祖母陵 “现身”之谜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