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国内有些大学的教授同时带了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研究生,见了有的学生甚至不认识。这样培养人才显然是不恰当的。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普及教育,这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老师带的学生可以多一些,但也不能无限扩大;另一种是精英教育,导师带的学生一定不能多。
就培养顶尖人才而言,师生间“一对一”的教导至关重要。我们如果考察一下科学史上优秀人才的成长经历,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比如20世纪上半叶为物理学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大都有很好的老师,而且大都接受过“一对一”的指导。我当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时,导师费米每周都要花半天时间和我单独聊天,凡是基础性的重要问题,我们都会深入讨论,这些指导使我终生受益。我后来带研究生也是“一对一”。所谓“一对一”,并非一个老师只能带一个学生,但是老师必须对学生实行面对面的教育,如果他带的学生过多,怎么能做到因材施教? 除此之外,要培养顶尖科技人才,还有另外两个秘诀可循。 一是要有一个小而精的研究中心,志同道合的人聚拢在一起工作,相互激励。从1946年到1956年这10年内,芝加哥大学只有11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而随着顶尖人才的不断聚集,此后的10年间,在该校物理系工作学习过的师生,有20位获得了诺贝尔奖。从中也可看出,小而精的研究中心是培养顶尖人才的必要途径。
二是搞科研不能跟着人家跑,要参加国际会议,参加科技竞争,要注意什么才是大方向。科学研究就像海里的浪头一样,一个浪接一个浪打过来,当一个浪头达到最高峰时,下一步必定要回落,然后新的浪头会出来……如果你看见别人的浪头高,就一味地跟着去追,你就会永远跟着别人跑,永远不可能领先。你要做到顶尖,就必须看准新的浪头是从哪里开始的,在它还没有达到最高峰时,最好是在它刚刚冒头时,就将它紧紧抓住。 --全国金奖玉器作品四会十占其五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