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玉器业发展,11月17日至19日,拥有“中国玉器之乡”、“中华翡翠加工基地”、“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三大国字号金字招牌的四会市将在四会国际玉器城举办规模空前盛大的翡翠博览会,举行翡翠玉器展销、翡翠玉器拍卖、翡翠玉器精品评选和召开玉器产业发展研讨会。同时,将于19日下午在该市行政大楼三楼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四会)翡翠博览会翡翠玉器专场拍卖会,拍卖大量的纯天然翡翠玉器精品。 昔日:四方巧匠四会谋发展 据介绍,清朝末年,不少宫廷的玉器匠人流落民间,一些玉器匠人“南飞”广州,经营玉器生意,一些四会的青年农民跟着他们当学徒。此后,为了躲避战祸,不少人回到四会老家,这些人也将玉器加工技术带回四会,逐渐发展起来。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四会共有玉器加工户1000多户,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年产值超1亿元,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玉器加工行业。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的各路玉器珠宝商纷纷来到四会,进行玉器交易。 为扶持玉器业的发展,四会市先后兴建了玉器城、玉器步行街、玉器天光墟、国际玉器城。 今朝:玉器金奖 四会占半 据统计,到2006年,四会的玉器商铺已发展到近千家,玉器加工厂4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年加工玉璞量达7000吨以上,年加工值和销售额超过15亿元。走在四会大街小巷上,处处都能听到车玉声,“玉器之乡”不负盛名。作为我国最大的翡翠玉器加工基地,四会最近又有了一个响亮的新名称“玉城”。 现在,全国70%的翡翠玉器都是产自四会,在广东的四大玉器市场中,只有四会生产全系列玉器产品,高、中、低档品种齐全,款式多样。四会市人口总数为40万左右,2005年,四会市国民生产总值为55.73亿元。光是玉器产业一项的年产值就超过15亿元。 2005年9月,在北京中国展览中心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上,珠宝玉器类评出了6件金奖作品,四会市就占了4件,分别是:“榴开百子”、“九龙宝杯”、“镇家宝”和“无尽的爱”。 2006年8月25日,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上,来自四会的玉器作品《凌波仙子》、《观自在》、《天地柔情》、《苦尽甘来》、《无忧仙境》五件作品获得金奖,占总共获得金奖的作品的一半。 将来:四会玉器走向“高精尖” 全国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会长万资坤对四会的玉器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四会玉器的设计理念很新颖,形式非常有个性。设计大师在设计上有自己的理念、自己独特的风格,另外再加上精湛的技艺,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很有特色。” 现在,四会又提出了“高精尖”的号召,积极引导四会玉器向高档、精品、尖端的方向迈进,从人员培训、招商平台、税费管理等方面对行业给予了大力扶持。 玉的养护 避免与硬物碰撞,避免灰尘,避免与香水、化学剂液、肥皂、人体汗液接触,避免暴晒。佩挂件要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玉质要靠一定湿度来维持其天然美质,尤其是水胆玛瑙、水晶类玉器。 “玉城”简介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是年,四会设县,属桂林郡,迄今为止已经2220周年,而“四会”的称谓一直没有变。四会得名取四水汇集之意,“四会八方,有容乃大”的人文情怀已经成为四会的传统。 四会本不产玉石,但却创造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奇迹,产自缅甸的翡翠玉石来到四会,成就了四会颇具规模的玉器产业。大量外来能工巧匠能扎根四会,同样证明了四会人的包容。 --“玉城”谱金玉华章 四会将举办翡翠博览会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