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我国民间历来作为吉祥之物。普通一点的,用竹、木、铁、石制作;高贵一点的,作为高档的陈设和礼品,就用金、银、珊瑚、犀角、玉石,或熔铸或雕琢,精工细作。可是谁知道上,如意的鼻祖竟然是“痒痒挠”,或者叫“不求人”、“搔手”。
在魏晋南北朝的几百年间,如意日益走红,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手中的爱物,除了搔痒痒,还增加了许多功能。 魏晋时代,士大夫崇尚清谈。那时还没有烟草,当然没有互相敬烟、点烟的动作,也没有一边滔滔不绝一边吐烟圈的潇洒劲儿。清谈家为了增加谈兴,有的手执尘尾(一种用驼毛制成的拂尘。据考,三国时的诸葛亮轻摇的不是鹅毛扇,应当就是尘尾),有的手持象笏(用象牙制成的记事备忘手板),再就是手拿如意,作为谈柄。尘尾后来谈柄的功能消失,被纯粹作为拂除尘埃的工具。如意的演变分化日益复杂,在各种场合的功能也不一而足。 《晋书·王敦传》载:王处士喝酒喝得高兴时,喜欢吟诵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午;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边吟边用铁如意敲打玉唾壶,意态朦胧之中竟把唾壶击个粉碎。这里,如意相当于打击乐器。 如意也是舞蹈用具,手执如意翩翩起舞称为“如意舞”。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咏舞诗句云:“腕动苕华玉,衫随如意风。”说宫女手腕上的玉饰随着舞蹈节奏的跳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美人们宽大的衣衫合着如意一起旋转,形成一阵阵有韵律的轻风。 亚朝竹林七贤,其中王戎不但善于清谈,还是个如意舞高手。南京附近接连三个南朝墓葬均出土了《竹林七贤图》砖刻,图中王戎都手执一个竹如意。出土的《竹林七贤图》砖刻现藏南京博物院。秦淮河一侧乌衣巷里的王谢故居,有仿刻的《竹林七贤图》。根据人物同竹如意的比例估测,这柄如意约有60厘米长,直柄,一端呈手指的形状。 除上述以外,如意还进入了佛门,成为神圣殿堂里的法杖。据《法苑珠林》记载,晋代敦煌的竺昙猷,是个高僧。一次,他前往浙江会稽赤城山,路上遇到了一群老虎,竺昙猷相信佛法能够惠及牲畜,于是他就为老虎讲经说法。听着听着,一只老虎竟睡着了,竺昙猷就用如意杖敲打老虎的脑袋,使它清醒。对此,唐人有诗句描述:“闲将如意敲眠虎,遣向林间坐听经。”竺昙猷向老虎说法,神乎其神,姑妄听之,但是故事中的如意杖则肯定是客观存在过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柄佛门如意杖,银质鎏金,柄是直柄,头部似卷云又似灵芝。此时僧人手中的如意,已经失去搔痒痒的功能,变成僧人手中的法杖。 如意广泛使用各种场合,清谈、舞蹈、战争、讲以说法。之后如意随着历史的演变,因为使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它的功能、形制以及质地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化。 唐诗人虞世南正家里推敲诗句,忽然觉得背痒难忍,急忙抓起一柄犀如意往衣领里一插,爬爬搔搔好一阵子,搔到了痒处,痛快是痛快了,可遗憾的是打断了构思,随口吟了一句“妨吾声律半工夫!沉吟片刻,自言自语说:”这倒不失为好句。“还是唐朝,信奉佛教的唐明皇,一天又要去功德院敬神礼佛,捐款施物,路上,背痒难熬,几个宫女连忙上前,伸出玉手直往龙背上摸,可就是挠不到痒处。正无计可施的时候,陪侍一旁的金刚三藏从袖中抽出一把七宝如意,唐明皇一见连声高叫:”好,好,好!“前些年,从五代前蜀王建的墓葬里发现了一柄银如意,长45厘米,头部就是手,五指弯曲。日本的如意就是唐朝时传过去的,日本把如意叫作“孙の手”,听一听这名称就不难联想到如意的功能。 考之历史,如意的质地形制发生明显变化始于唐代。上文提到的虞世南,他的那柄如意是犀角的,王建墓中的那柄是银质的,金三刚藏奉给唐明皇的是一个七宝如意,尽管我们无法看到,不过既然镶嵌七宝,那么大概不会是竹子的了。随着如意身价的高贵,制作的材料也就逐渐高档起来,有玉石、珊瑚、金、银等等,好多还镶进了珍珠宝贝。宝物镶嵌越多,柄部就宽大起来,长度随之缩短,逐渐地衍变成灵芝。这时如意搔痒痒的实用意义渐渐被人抛弃,演变成厅堂上的一种陈设,一种祝愿吉祥而馈赠的礼品。 如意为什么会演变成为灵芝形状呢? 首先,如意的手指,弯曲呈半拳状,与芝的形状相似。其次,也是最主要的,民间崇拜灵芝。 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缺医少药,总希望能够找到灵丹妙药,医治百病。灵芝属于多孔菌,性温,味甘,能够举国精气理筋骨,主治心悸失眠,健忘神疲等病症,对于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有特殊的疗效。下层百姓生了大病,患了绝症,求生无望,只能认命,假如得的是常见慢性病,总有求治的愿望,--中国民间吉祥物---如意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