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80年代就经常往返于深圳的收藏家马未都,11月2日在五洲宾馆登台说“收藏”。700多位深圳人在电视屏幕之下、书本之外亲聆“马说”。此次由华联置业集团主办的“华联大讲堂2008”第二讲是继第一讲李肇星专场后的又一文化盛宴。在讲座之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马未都说,人们对收藏态度不一,有的为乐趣,有的在投资,有的为炫耀,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最终定会殊途同归,那就是文化。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收藏 尽管盛世的标准不一,但基本不外乎国泰民安、社会祥和、百姓生活相对富足。马未都说,历史上的盛世始于汉代,从文景之治到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的康乾盛世,还有历史学家评价不高但社会繁荣的“小盛世”,比如北宋的宋徽宗时期,有《清明上河图》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画像为证。历史上第一次收藏热就形成于北宋,一大体现就是专业书籍集中问世,《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博古图》,赵明诚的《金石录》这些都是北宋时期的著作。第二次是晚明时期,史书记载说晚明嘉靖、万历时期由于皇帝不上朝,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其实当时社会还有另外一面,就是经济富足,是个文化非常繁荣的时期。比如话本小说,嘉靖时期是《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发行;到了万历时期,《西游记》、《金瓶梅》这些作品都在发行;像“三言”、“二拍”,还有崇祯朝的《天工开物》。第三次收藏热是康乾盛世,这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段盛世,长达一百年。晚清到民国初年的第四次收藏热,跟以前有所不同,主要是外需加大,内需缩小。晚清时期民不聊生,西方人开始了大肆掠夺。第五次则是我们今天正面临的收藏大热。 “所有的收藏一定伴随着历史,在盛世中精神的享受必定成为追求。物质的需求容易达到极致,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住得宽敞一些,但这个宽敞是有度的。假设这个讲座的礼堂是你们家的卧室,你躺在床上天天就跟仓库值班员没什么区别。剩下的就是我们的精神空间,填满我们精神空间的一定是你熟知的文化。”马未都表示,收藏本身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其后的文化背景,而我们精神的空间一定是通过文化自我满足的。 文化消费成为真实的需求 从1997年创建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到2008年初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主持《马未都说收藏》栏目,作为收藏界的先行者,马未都说,观复博物馆走过了近12年的历程,社会环境在改变,虽然我国博物馆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的50分之一,但博物馆正在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之地,而《百家讲坛》之所以会引发人们的追捧,那也正说明今天的文化消费已经变成人们真实的需求。 马未都一直强调收藏的文化背景,正如他上《百家讲坛》,就是希望大家不是去收藏,而是去了解文化。所以讲课中,他尽可能回避谈钱。所说的数据,也都有据可查,只是用钱来告诉世人,我们的艺术在今天已达到怎样的高度。比如元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拍出2.3亿元,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全世界对我们文化的尊重。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于收藏而言,已走过了两大阶段。头15年是地下不合法状态,1993年文物收藏合法化,于是后15年就开始频繁曝光。马未都曾风趣地表示,希望再有15年,回头时能够看到:以自己登上《百家讲坛》这个事件为标志,收藏由对金钱的关注变成对文化的关注,等到了古稀之年,世人能够给出评价:由于《马未都说收藏》,人们对收藏的关注出现“拐点”,由对钱的关注转向对文化的关注,“再深刻地说下去,当你对文化的关注超过对钱的关注时,我们就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希望。” 马未都说,现今的中国无疑是一个富足的好时代,盛世兴收藏,人们开始“以收藏怡养情致”,满足自己的精神享受。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每朝每代都有标志性的文物,文明的坐标就是由这些文物来标识的。 收藏切忌痴迷 对于收藏的爱好者而言准备入行应该做何准备?马未都回答,首先是理论先行,得把对应的收藏方面的书找来看,比如喜欢陶瓷,就找《中国陶瓷史》看看,得把中国陶瓷先弄清楚,人家一说宋代五大名窑,就得知道是“汝官哥钧定”。专业准备之后才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一般百姓来说,他认为乐趣排第一,知识第二,财富第三。对每一个收藏的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量力而行。收藏是一种乐趣,但绝不能把这种乐趣变成一个负担,成为生活的全部乐趣。在他看来痴迷的状态不好,也不提倡。 上世纪80年代马未都开始收藏时,为了弄清各个历史时期陶瓷的特征,他几乎天天跑故宫的陶瓷馆,而且每次去必拎着个手电筒,对着每件瓷器照着看,以致工作人员起疑心以为他是个“踩道的”小偷。时间长了,他连馆里每件瓷器怎么摆放都记得滚瓜烂熟,哪个展品稍微移动了一下,他都能指出来,把工作人员吓一大跳。 马未都爱看书,历史知识储备相当丰厚。他曾经说,谁的信息量大,谁在看东西的时候就能先胜一筹。开始收藏前要先在家做好功课。他早年在香港看见一个“大盈库”款的物件,卖主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其实那不起眼的物件却是出自唐代,结果他假装随意地以非常低的价格购之,完全体现了知识就是财富。搞收藏--马未都:收藏切忌痴迷 文化是收藏的终极目的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