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福州市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联合主办的“寻宝”活动揭开谜底,由陈阿牛先生收藏的寿山石福禄寿喜田精品组从上千件藏品中脱颖而出,当选为福州第一“民间国宝”。参与宝物鉴定的一批国家文物鉴定专家一致认定,这件寿山石出自全国工艺美术名家之手,汇聚了寿山石所有优质元素,是与福州传统文化紧密契合、最能体现福州民间收藏实力的收藏品。
事实上,注重文化内涵的创作与收藏正在寿山石界形成。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国内艺术品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文化的介入和引领使得寿山石收藏热度依然持续。近期在福州举办的两场有关寿山石的盛会——首届中国(福州)寿山石文化节及2008秋季寿山石雕专场拍卖会,也隐隐透露着某种与往常不一样的信息:寿山石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色(材料)轻艺(文化)”的生意经,正在被悄悄地换了个“念”法。 寿山石拍卖逆境走强 寿山石文化绵延千年,积淀深厚。近年来,寿山石因其资源稀缺性以及寿山石雕艺术的不断提高,收藏寿山石雕成了欣赏、保值、考古、交流、珍藏等的重要内容。各地的博物馆争相收藏,掀起一阵阵的寿山石收藏热潮。寿山石雕的作品、原石价格一路走高。今年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艺术品市场低迷,业内人士认为预期中的寿山石市场调整会提前到来,但在今年10月28日落槌的“2008秋季寿山石雕专场拍卖会”上,寿山石雕藏品却在逆境中走强:像9000元起拍的高山石素章,成交价达到3.41万元。此次专场拍卖会以64%的成交率、1036万元的成交金额让国内艺术品市场为之一振。 实际上,此次拍卖会开拍之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寿山石雕也难逃市场低迷之规律。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此次秋拍的成交价格虽然较前两次拍卖略显低迷,但整体价格依然坚挺,尤其是一些精品的竞价相当活跃,成为拍场的中流砥柱。 业内人士表示,注重文化内涵的品位收藏正在寿山石界形成,这一现象在此次秋拍上也得到了体现。品相上佳、艺术价值高、富有文化含量的拍品,受到了买家的追捧,成为此次拍卖会上的热点。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眼下由于收藏投资者的购买心理受到影响,寿山石市场成交量缩小,出现暂时性的“有价无市”的现象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寿山石艺术品拍卖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算是相当成功。他认为,凡是拍出好价的,一定是“色艺双绝”的艺术品,单纯注重石材而雕工技法欠缺或立意品位不高的作品,往往很难拍出价。从本次拍卖会上不难看出,寿山石雕市场正在逐步从偏重单纯的投资,转向更加注重具有文化品位的收藏层面。 以文化创意推动寿山石产业发展 “从切下原石的第一刀开始,都需要文化的介入、文化的引领”,这是寿山石市场的箴言。作为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寿山石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可谓“天遣瑰宝入闽中”。 寿山石虽然源远流长,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寿山石文化的发展相对薄弱,为此曾有人称寿山石雕缺少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底蕴。 在此前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寿山石文化节上不仅大力宣扬寿山石文化,还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推进寿山石行业的新发展。据了解,寿山石文化节自开幕以来,历时1个多月。共进行了寿山石雕专场拍卖会、寿山石寻宝、寿山石鉴宝、寿山石艺术家作品联展、寿山石博客大赛、寿山石文化笔会、“金贴子”大赛、寿山石创意大赛及寿山石市场走向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文化节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扩大影响,许多活动都是网上网下一起进行,强调文化、创意和互动,成了寿山石爱好者的一场文化“庙会”。业内专家认为,不能将寿山石作为单纯的商品买卖,而要在文化层面上更好地推广寿山石,进一步挖掘寿山石的文化内涵,不断扩大寿山石文化的影响力。 寿山石收藏靠文化引领 寿山石雕刻家陈为新告诉记者,寿山石雕始见于南朝的石俑,但雕技粗糙,除了作石俑殉葬外,未见有收藏的例子。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以供玩赏的水平了,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元末寿山石印钮艺术产生,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爱好,并一直影响到现在,成为一种历史性的社会风气。一件成功的寿山石作品,包含了相石艺术、雕刻技法和玩石文化,其创作难度丝毫不低于书画作品。寿山石今后将会成为和田玉之后的市场追捧对象,而究其原因,是因为寿山石中蕴藏的文化底蕴。 陈为新认为,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间传统工艺,寿山石雕要想融入当代艺术市场,仅仅凭借原有的生意经无疑是行不通的,从创意设计、雕刻创作到推广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文化的介入、文化的引领。 寿山石雕收藏者林先生说,寿山石雕不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文化。收藏作为一种文化行为,注重文化含量、提升文化品位是必然的方--从“重色轻艺”到“文化引领” 寿山石市场华丽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