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者,印也,是皇帝的印章。 中国的“宝玺”始自秦始皇嬴政,此后历朝历代,或是传承或是重刻,直至清亡都是如此。 “秦汉八玺制”到唐朝武则天称帝时,独出心裁地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玺,将八玺制改为九玺制,同时又将“玺”改为“宝”,北宋时增至十二宝,明朝猛增至二十四宝,清朝除交泰殿二十五宝日常使用外,还供奉着“盛京十宝”。 宝玺在数量上随着朝代的更替不断增多,体积也不断加大。秦汉时,方一寸二到四寸不等;唐朝,方二寸到四寸不等;到明、清时则增加到方二寸九到五寸九不等。 另外,历代宝玺的材质都是以玉料为主,且多是和田玉,仅有几方是金质和檀木。纽式则清一色的为龙纽,只是龙的形态按朝代各有不同。 不过到今天,我们能看到相对完整保存下来的,就只有清代的。明以前的则完全没有实物可参看,只能从一些史书中看到零星记载。 现在藏玺最多的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相当数量的藏品。私人收藏大多都在国外,尤以法国为多,国内市场极为少见。这其中的原委,跟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各国派兵驻守的区域有直接关系。--秦始皇的发明 清朝时被终结(图)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