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有“软玉之王”之称,其中又以籽料为佳。上周有藏友报料,与通常手把件的籽料相比,浦江有一块和田玉堪称巨无霸,甚至可以“全国第一”了。昨天上午,记者专程赶到浦江,看到了这块大石头。
搁置在路边的“和田玉” 高约2米、直径约1.7米、重达14.3吨。在浦江仙华街道大许村看到了这块被藏家搁置在路边的这块“和田玉”。 “实在太大了,家里搁置不下,只能让它‘歇息’在住所的路边,好在体积庞大,分量又极重,不用担心有人会挪走。”据藏家徐先生介绍,他有位朋友在新疆和田从事玉石矿的开采行业,前不久他去买玉料。朋友谈起在玉矿附近的山涧里有一块巨大的和田玉原石,但苦于没有能力将它运下山来。于是,徐先生就随他前往一探究竟。 “海拔三四千米的矿山上,连烧碗面条都十分困难。”徐先生说,难怪玉石卖得那么贵。如今籽料稀少,山料也开始水涨船高,甚至材质好的山料有的已经不逊于普通籽料了。而当时眼前这块这么大的和田玉,如非亲眼所见,确实很难让人相信,而这块玉石从山涧里挖采出来,仅下山就用了一个半月时间:用圆木一点一点将它滚下来的。 “全体通透,十分难得。特别是长期浸泡在山涧中的部分,更是显得华润。”徐先生一边说一边用随身携带的强光手电照射石头的表皮,灯光从石皮周边隐隐透出。
“这块可能是巨型‘山流水’” “开采的成本不算,光从和田运到浦江,就花了9万元运费。”据徐先生介绍,从他的经验判断,这块和田玉应该属于“山流水”。因为没有通常所见和田玉籽料光滑的表皮。它的表皮显得有些粗糙,但属于“独石”。 据了解,和田玉因产于新疆和田而得名,硬度为摩氏6.0~6.5之间,由于其玉质柔嫩细腻温润,多呈油脂或蜡状光泽,位居各种软玉之首。和田玉以白色著称,但也不乏因含不同的金属元素而呈黄、绿、青、墨等色的玉石。 而玉料的质地上,因其成因的不同,和田玉又细分“籽料”、“山流水”和“山料”。“籽料”是指原生矿经剥蚀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常为卵形,但大小不一,有的有上百公斤,也有的只有米粒大小;曾经在河床里后经河水搬运,被冲到河滩、戈壁滩上或搁置在山涧中的叫“山流水”或“戈壁料”;山上原生矿开采的称为“山料”,因未经河水的冲刷、搬运,在质地上一般要逊于前二者。 据藏家介绍,因为运回后一直搁置在路边,很多懂行的人前来观摩,甚至引来了玉雕厂家的人,但他一直舍不得卖掉。一是这么大的石料到底是什么行情他不甚了解,另外他也想请有关专家做进一步鉴定,如果内部材质优良,他也舍不得破坏“独石”的本貌。
鉴赏需要真才识 徐先生认为,很多人知道玉器除了玉质还要看工艺,但玉器讲究的是巧雕。现代工艺下,很多艺人将一块和田玉雕刻得如同青田石雕,他认为这抹杀了和田玉本身所具有的内敛和含蓄的特性,到底是玩“玉”还是玩“工”,本末上有些不分,何况好的和田玉价格以克论价,一些细如发丝的过多雕琢等同浪费。 “和田玉特有的温润特性具备了传统玉文化的所有内涵,为此时下炒得火热,所以鉴别上要特别当心。”据省收藏协会的有关专家介绍,和田玉在中国至少有7000年的历史,由于长期作为进贡皇帝的珍品,它被赋予了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内涵,成为中国玉石文化的主体。孔子的“玉有五德说”既是指和田玉的五种好品性,用玉以比喻君子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一块璞玉为例,人们评玉优劣的标准是,表里如一者为上品,做人也是一样,要璞玉浑金。 据了解,我国玉石的品种常见的有新疆玉、辽宁岫玉、陕西蓝田玉、河南独山玉等,其中尤以新疆和田玉最为名贵。由于玉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和田玉经历代的开采,如今除昆仑山山脉冰川下的“山料”之外,“籽玉”和“山流水”这类的上品已很难采集到了。 --罕见巨型“和田玉”现身浦江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