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玉雕界中,顏桂明被尊譽為「四大天王」之一,但他從未以資深前輩自居,也從不認為自己已經可以輕言退休,「我自認為我才剛起步,還是要多吸收別人的長處。未來,想把玉做得更加完美一點,並且希望玉界能夠有探討、相互溝通的空間,共同提高水準…」 我是手比說的感覺更強一點的人!」謙和的顏桂明,對於別人推崇他在玉雕上的成就感到有些不知所措的說。他強調自己總是在做當中一點點慢慢用手感去拿捏,十足是行動派的人,若要請他說出創作中的內涵與道理,倒不如實際拿塊料讓他琢磨、琢磨實際些 不時發出爽朗笑聲的顏桂明,用言語、用肢體動作表達他的達觀性情,「我對玉的發展充滿信心與希望,事實上,從學藝開始,在玉上面我得到很多,無論是精神上、物質上,玉都帶給我許多的滿足感,這種歡喜琢玉的心情,提升我對工藝的要求,它讓我覺得對得起玉,玉也會回報你!」作品反應創作者的性格與心情,顏桂明的玉不走高調,即使對雕刻的手法與工具已經運用自如,他還是不斷表示這些不是終點,重要的是知道自己還能刻、還願意刻,還有不斷進步的空間。 然而,談到他的入行與過去的傳承背景,顏桂明還是忍不住地神采飛揚。`76年進入上海玉雕廠學藝,待的人物車間是廠裏要求最高、素質最好的單位,他說:「一般沒瑕疵、好的材料大都是做器皿,比較需要創意,借病發揮的玉料則送到人物車間來做,因為,藉由題材的設計與變化,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又因為雕刻人物的題材往往也附帶動物、花鳥一起設計,所以,挑戰性也大,所以,人物車間出來的師傅對各種題材都能熟悉。」無怪乎,上海玉雕界的天王級幾乎都是上海玉雕廠的先後期同學了。 玉雕技藝的養成過程,跨越了顏桂明的青年時期,對他的人生價值觀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可諱言的是這種扎實的藝術訓練,繪畫、雕刻的基礎功夫,讓他在往後自尋發展的路途,跨越層層的瓶頸,務實地在這一行細水長流的努力著。「空想是沒用的,透過畫設計圖,先將線條表現出來,然後再自我感覺能不能發揮在玉雕上,解決了這個基本問題,實際操刀雕刻時就可以慢慢調整了。」因此,他說,「沒有畫畫工底的,往往在一定的程度上無法超越一些障礙。」不過他也表示畫畫和雕刻是不同的藝術表現,「我畫的設計圖基本上只是草圖,談不上是繪畫,我的畫只是線條,還沒法把層次感作出來,也就是說畫不到玉雕的裏,真正的面與立體還是要透過雕刻工具做出來。簡而言之,就是畫皮雕骨的意思。」 白玉渾厚內斂 翡翠富麗堂皇 問起最喜歡,在藝術觀念影響他最大的人是哪一位?顏桂明提到了現年已經61歲的上海玉雕業界大師朱寧芳,他不只對上海玉器打下的基礎功勞很大,朱寧芳老師和顏桂明亦師亦友的情誼,無論是在繪畫與工藝的啟發,還是生活上與事業上的建言,對顏桂明的幫助都非常大。 1987年,顏桂明離開玉雕廠到深圳成立工作室,主攻翡翠雕刻,`98年回上海,受到上海玉器市場的氛圍,轉回來雕刻白玉,並且維持著翡翠高檔拍賣品的長期合作,也因著這段長期專攻翡翠的經歷,他對於白玉的雕刻總是帶著謙遜與再出發學習的態度,他指出平常的充實都是以欣賞玉器為主了,參觀玉展,看古玉的線條、造型與味道,並且多閱讀玉文化的資料,畢竟玉和翡翠的表現手法還是不同的,即使在藝術面上有共通的部分。 「翡翠的價值以料為主,非常重視顏色和色彩之間的協調度,也就是說翡翠要做出晶瑩剔透表現富麗堂皇的華麗質感,而且必須要讓欣賞的人覺得看起來很舒服。」也因為翡翠材料的昂貴與珠寶表現的特質,往往需要長時間的精雕細琢、去暇存菁,盡量將「表面」做到完美無暇,慢慢作、不能急,雕得細、雕得靈空,才能顯出它的特色,而玉?「白玉的表現就不同了,玉器要顯出白玉渾厚、圓潤的特質,而且玉器的文化意涵高,工藝的整體表現和玉質有時候是等量齊觀的,甚至,玉質不完美也無妨,好的工藝可以體現玉器的價值。」 顏桂明認為自己這兩樣玉──翡翠(緬甸玉)、白玉都喜歡,只是作工上,作白玉的思考時間較長,不能一味用作翡翠時「透」的思考角度去做,對於白玉,點、線、面的考慮必須更周全,尤其是玉器中大面積的角度範圍,更要想清楚才定案。「性格吧!一般認為翡翠不需作雕工,而白玉的雕工挑戰度還是比翡翠高些,這也是我合該轉回來做白玉的原因。」也難怪他老說在白玉上更需要不斷吸取別人的養分來涵養自己,不僅因為他對白玉更為審慎,更因為,他想讓翡翠和白玉的作品各開出不同的燦爛花朵。 日前顏桂明和王平合組玉藝玉雕工作室,認為自己體能頗得上天眷顧的他,可不管外界說的資深、前輩、天王級、師字輩的評價,他說:「我是要繼續長久做下去的,而且明天會更好! --颜桂明——喜欢琢玉心 (责任编辑:老山玉器) |